灯文化随笔

作者: 嘉节号长春 | 来源:发表于2024-02-17 04:27 被阅读0次

    记得幼时,大致十岁左右吧,有一年的除夕,即大年三十,平素节俭的父亲居然同时点亮了多盏油灯,院里无人也不灭那不是白白耗油嘛。问父亲缘故,答:新年即到,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接那些故去好多年的老祖宗回家过年。

    其实此前的除夕也如此,只是自个儿少不更事,不曾注意罢了。

    从此后,那些或暗淡或柔和,或阑珊或璀璨的灯火在幼稚的内心里增添了一层意义。

    很快就到了小学高年级。

    按照传统,从此后每晚需要到学校上晚自习。学校就在村东头,步行即到,这倒没什么。问题是,当时的鄙家乡地处偏远,尚未通电。如此一来,同学里不论男女,每个人都得自带一盏自做的煤油灯前来。

    晚自习开始后,很快一种有点呛鼻的气息便在在整个教室里弥漫开来。教室很安静,只有油灯发出的吱吱燃烧声和笔尖在纸上划动的滋滋声;偶然也有交谈,但声音低低,基本不打搅他人。灯光下的那些捣蛋鬼居然也自觉起来了,有点怪怪。

    更有意思的是,白天上课时,同桌的男女常常会因对方越过了“三八线”而回击或警示,那是常态;而到了灯光之下,双方都会收敛甚至温婉许多,即便没扭头,也可感知朦朦胧胧里对方带着笑意的脸。于是相视,会心一笑,内心里注满了温情。

    只次日早晨的鼻涕里也带着“花”,那是前一晚自习与煤油灯的油烟过度亲近的结果。

    还有一盏,对,就是老家一带的那盏“长明灯”。老人死后入殓,由儿女放在灵前的那盏煤油灯。需及时关照,不能灭,故谓之“长明灯”。据老人言,人死后是有灵魂的,灵魂出窍后很是舍不得离开家,通往阴曹地府的路有很黑暗,就在他的棺材前点上一盏灯,照亮他们去阴曹地府的路,一直到下葬。

    长明灯也被称为“引魂灯”,寓意后代福运昌盛。只眼下的农村脸煤油也买不到了,于是便由蜡烛代替了煤油灯。

    笔者当年未上大学前就是一介乡民,也曾给人打墓抬(棺)材。下到墓坑里挖墓室时,会在墓壁上凿一小洞,用来放煤油灯照明。棺木放进去后,适才的小洞便成了搁置长明灯的绝佳位置。

    苏轼有一首《守岁》,不用问是写年三十守岁的作品。不过,“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之句却让笔者读出了一丝人死后孝子跪在长明灯前到深夜的情形。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清明》里“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和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里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句似乎也有此意。——也许吧,笔者真是读得太离谱了,脑袋里那盏“长明灯”在添乱。

    但有一点肯定不会错——在古代文化中,燃灯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光明、温暖、希望和富足,以及生命的延续。一盏盏灯的光焰将人类历史进程的漫漫长夜照明,也将人们祈子、祈福、祈寿、祈财美好愿望寄托和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充分表征出来,并世代传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灯文化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dy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