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全球经济下欧盟的未来发展

论全球经济下欧盟的未来发展

作者: 大国小鲜 | 来源:发表于2021-01-29 12:39 被阅读0次

欧盟作为现今世界主要势力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欧洲一体化的象征,同时也是欧洲蓬勃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但随着作为主力国家之一的英国2016年提出脱欧到2020年英国正式完成脱欧,无疑对欧盟形成了重大打击,况且英国脱欧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思考是否应当继续留在欧盟,这种思想的出现必然导致其内部的不稳定,甚至一旦再有国家脱离可能直接导致欧盟解体,欧盟为避免如此情况必须进一步思考自身的存在形式、存在价值未来的发展和规划。

欧盟的成立

欧盟的前身是由三大共同体即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以及原子能共同体组成的欧共体,后来世界局势发展变化合作更加紧密从而签订条约组成欧盟。

欧共体诞生之初目的相当单纯,仅仅为了避免战争再次爆发。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源地,历经战争后欧洲各国最为恐惧的自然是再度发生战争,同时两次世界大战也使得整个欧洲付出了太过惨痛的代价。以英国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作为世界霸主日不落帝国,其经济体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50%以上,一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经济体量仅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不到10%,其余关于人口等各种损失更是不计其数,二战后英国甚至一度跌出世界主力十强之一,整个欧洲几乎是一片废墟,需要依靠美国的援助才能勉强维持,整个欧洲都被战争摧残的破败不堪。作为战争发动国的德国当时应该被完全肢解甚至磨平,但由于欧洲自身实力的衰弱和冷战的到来,使得德国作为筹码被苏联与美国控制分为了东德与西德,虽然德国被强行分裂却也在客观上躲过了被肢解的命运。随着时间流逝,冷战结束,德国重新统一,但这时的欧洲在客观上既没有能力,主管也没有意愿重新肢解德国。原子弹的发明使得大国之间的战争基本不可能再现,世界开始以经济为主导进行发展,此时再以二战的理由肢解德国无疑是无稽之谈,况且随着经济发展,美国正式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与之相伴的自然是欧洲的不断衰落,此时如果再将欧洲主要发动机的德国肢解掉,无疑是对整个欧洲的进一步削弱。欧洲各国只要发展经济必然要同德国进行合作,但作为两次大战的发动者德国,即使承诺自己以后不会再发动战争,但欧洲各国却不能简单的再度相信。同时即使相信德国,其他国家又想发动大战又该如何?因此建立欧洲各国之间的信任成了当时的主要问题,而这也是三大共同体的由来,通过对主要战略资源包括煤钢、原子等的透明化,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与依赖性,从而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彼此互信。但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欧洲各国之间彼此合作更加紧密,同时外部压力进一步增大,欧洲各国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之间的联系,欧盟应运而生。

欧盟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欧盟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尽力消除内部的各种边界,例如关税、贸易壁垒等,从而提高欧盟各国的竞争力,以此来应对所面临的外部威胁。

伴随时代发展与中国的崛起,世界贸易逐渐演变成为美国主导高科技、中国主导制造业,其他各国所主导自然资源。

欧洲本身自然资源并不充足,主要依托高科技产业与制造业。然而高科技产业需要不断的高端人才涌入,美国作为世界霸主,依靠移民政策不断吸引来自全世界的人才,同时美国的硅谷与各类高科技企业也足以容纳消化这部分人才。欧洲虽然同样拥有各种高校,但高科技企业赢家通吃的特性加上需要繁荣高效的金融体系支撑,而这些都是美国拥有的优势,使得大量人才被美国吸引造成欧洲本身的人才流失,人才的不断流失逐渐造成科技企业的萎缩,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制造业方面,欧洲与中国相比受限于人口规模缺少大量的内部市场,制造业方面虽然可以依托全球贸易赚取大量财富,但同时也必须有充足的内部市场,因为全球贸易受各国家的影响,相当的不稳定,一旦某一点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整个国际贸易的变化,而制造业往往需要产业集中,通过一个地区的共同协作进行成本节约,因此一旦主营国际贸易的制造业遭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不但会造成一家企业破产,甚至会导致一个地区制造业的集体崩盘,进而会使整个国家的制造业都遭受灭顶之灾,而这无疑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接受的结果,而解决的方法唯有不单纯依靠国际贸易。即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赚取巨额利润,但一定需要庞大的国内市场进行依托形成保障,即使遭受国际市场冲击,单个企业出现损失惨重甚至破产情况,但整个产业链不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无论是高科技产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储备还是制造业需要的劳动力与内部市场,都不是欧洲单一国家所能具备的,通过推进欧洲一体化将整个欧洲连为一个整体,才有可能能解决如此困境,而欧洲与欧盟也一直向此努力,但随着英国脱欧的实行,欧盟的局限与其内部的不稳定也暴露无疑。

欧盟的局限

欧盟虽然不断在推行欧洲一体化,努力实行整个欧洲的整合,但欧盟归根结底也只是一个特殊的国际组织,虽然各国都通过条约赋予了它的超国家性,使其拥有超越单个国家的地位,但依然无法摆脱其国际组织的身份,作为国际组织其自然继承了国际组织的一贯缺点,即对国家缺少真的约束能力。同时无论欧盟发展的多么迅速、多么完善、但仍无法解决其麾下依然是各成员国而不是各州的实际情况,这就注定了欧盟的局限。虽然欧盟通过联合各国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中国与美国的超大规模共同体,但不同于中国或美国对下属各州统治与资源调配的正当性,欧盟既没有正当性也不可能实行对于下属各国的完全控制,同时论及一个国家或一个州的评价标准也完全不同,无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理论。例如对于美国而言,虽然各州发展并不均衡,但一来各州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依托工业的州就发展工业,自然风光丰富的州就大力发展旅游业,其二各州也不需要负担国家职责,国家职责由中央政府承担。但欧盟不同,无论欧盟发展怎样完善都不可能让一个国家完全放弃农业、放弃工业、放弃军队、甚至放弃大部分政府仅仅留下一个部门,全力发展旅游业,这是相当滑稽也不可能实现的要求。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放弃其他,仅就一个方向发展,但这就带来了某种意义上的资源浪费,虽然欧盟整体能够与美国或中国这种超大规模的经济体进行竞争,但也只是竞争并不具有压倒性优势,但美国或中国可以让下属各地按自身优势发展,至于其他的国家职能由中央一并承担,但欧盟中任何国家都需要将资源投入到自身优势、自身劣势、与国家职能三方面,这是种资源的浪费,同时这种浪费越是欧盟中的小国越容易产生,因为小国所产出的收益无法覆盖所支出的成本,而这对于欧盟大国而言自然是种负担,并且随着竞技的加剧这种负担也会加重,当其无法忍受时自然也就是脱离欧盟的时候,英国脱欧正是如此。

  欧盟之前发展虽然有波折,但整体发展相当顺利,竞争也相对平缓,因此内部的种种矛盾并未爆发。但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与竞争的不断加剧,矛盾开始爆发,尤其是各地区经济体的建立,更使得欧盟雪上加霜,而这也标志着欧盟之前所采取的的降维打击战略不再奏效,在过去欧盟通过横纵联合以欧洲整个地区的力量来对超大规模共同体美国等进行抗衡而不是以单个国家的力量进行抗衡,其本质是通过更高维度而针对低纬度进行打击,但随着各地区经济体的建立,欧盟的降维打击将失去作用,而失去了降维的力量,欧盟的局限性与不稳定性更是暴露无遗,虽然当前仅英国脱欧,但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超大经济规模体与区域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无疑是主要竞争,英国摆脱了欧盟中的各种负担,但也同时失去了参与这种大规模竞争的机会,因此欧洲的一体化或许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欧盟是否还需要存在则必须进行更为深刻的讨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全球经济下欧盟的未来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eq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