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他历经了历史上最长的贬谪,却炼就了最豪迈的诗魂(七)

他历经了历史上最长的贬谪,却炼就了最豪迈的诗魂(七)

作者: 文史迷途 | 来源:发表于2024-01-23 17:07 被阅读0次

    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七、陋室之铭

    和州知县见刘禹锡被贬多年,仕途失意,于是有了鄙夷轻视之意,百般刁难于他。他先是把刘禹锡安排到南门偏僻之处,面临大江。没想到这临江高处,视野开阔,正合刘禹锡之意。他畅快之余撰写了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知县被气的七窍生烟,于是将他的居所由城南换到城北,房屋也有城南的三间减少至一间半。城北新宅前有河流过,河边遍植绿柳,景色依然宜人。于是刘禹锡又写下“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溧阳心在京”的对联。知县不想让他如此畅快,又把他的住所调到城里,而且只给他仅容一床一桌一椅的蜗室。刘禹锡见知县欺人太甚,忍无可忍,于是写下《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他本想以此讽刺知县这种见风使舵、丑恶无德的“白丁”小人。告诉他,我心豁达,不以身外之物为意,无论身处何地,照样怡然自得。德盛之人心中自有千秋,你那点小技俩于我无损,怎奈我何?

    他没有想到,陋室铭成了后世仁人志士修身自律,以道德追求为贵,不以生活简朴为耻的强力宣言,标榜千秋、流传后世。

    唐宝历二年冬,刘禹锡终于接到返回洛阳任职东都尚书省的诏令。此时距他初贬朗州已过去了23年,而他也已经56岁。

    公元827年,刘禹锡经金陵返京,他终于畅游了一番这六朝古都。观前朝遗迹,看长江东流,联想大唐王朝大厦将倾、气数将尽,而自己半生漂泊,理想成空,悲怆和遗憾油然而生。震古烁今的《金陵五题》喷薄而出。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的《金陵五题》雄浑开阔、意韵深远,借古伤今、尖讽锐喻,将怀古诗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白居易对刘禹锡的《石头城》叹为观止:“《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他认为后世诗人很难再超越。

    他“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的遗憾,终于得以圆满,而不朽的《金陵五题》,却将他的名字永远刻在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上。

    他终于回到长安,青丝已成白发。理想遥远、世风日下,他却依然执着。他再次来到玄都观。望着再无半株桃树,只有杂草青苔的空空庭院,百感交集,又写下了《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他又回来了,依然留着当年的锐气和豪气,但当年贬谪他的那些权贵却和玄都观里的桃花一样凋零腐朽,不留痕迹。

    他,是理所当然的胜利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历经了历史上最长的贬谪,却炼就了最豪迈的诗魂(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fp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