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每一个人,我想,都有自己的怪癖。但是为了要保持正常,符合世界的眼光,他们克服了这些怪癖。因此,也毁掉了他们的异禀。
这是美国作家布考斯基的一句名言,多数人为了符合这个时代的浪潮,亲手埋藏了自己的天赋异禀,然后'宜乎众人矣'。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一直在跟自己内心去作斗争。如何去选择,这想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如果你顺流而下,则自在多了。
所以,我有时候很理解为什么人会感到孤独。
在这到处是体制和道德绑架之下的束缚中,选择独处,也许不是他们的目的。而是,此刻的孤独更像是食物和水,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活得自在一些,自我一些。
不过,你最应该让自己开心才对!
(二)
我们都是体制内、应试教育的合格品。但对于真正的生活和自我来说,我们都是不合格的。
没有几个人为了自我打破这层躯壳,蜷着身子憋在里面,彼此绞杀。
这让我会想起《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兰彻,虽然他的经历充满了喜剧与滑稽。但是那种种行为背后不就是那些人生道理么?
他不随波逐流,不愿意屈服于院长的填鸭式教育之下,兰彻用自己的智慧和命运作斗争,和不公平斗争,和体制斗争。他乐观的精神,正是我们缺乏的地方。
就像兰彻说的:其实我们的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告诉他‘一切顺利’。
这一点勇气,你有吗?
(三)
可是就这一点勇气,就让无数人在独木桥前选择了回头。
拉杜因为家庭的困难,十分没有自信,信封神佛,希望保佑他度过难关。法尔汉热爱摄影却不敢违背家庭的意愿,只能学习工程学。
有时候,剧中的主角就是我们自己,选择不喜欢的专业,为了文凭和家里的想法而耽搁了自己。本来,自己多一些想法,你会在另一条路上走得更远些。
“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让他去唱歌,想想后果有多可怕?”但是,谁又能在人流的大潮之中选择逆流而上,反抗然后再被压迫。
最后的选择,是放弃么?
死亡,是解脱还是对现实的绝望?
(四)
可能生活有意思的地方,往往就是跟平凡说‘不’的时候吧,这是多么昂贵的否定。
我们生而不同,必当有异于常人之处。电影最后,院长也被兰彻他们的行为感动。拉杜变得自信勇敢,法尔汉说服了父母成为了摄影师。这看起来圆满的结局,一波三折。
当然,故事中的那个反面角色在这种教育体制之下虽然小有成绩,但是到最后还不是人生输家么?
命运总是偏爱折腾的人,你不安天命,上帝都怕你。
别怕,我们都是孤独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