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到苏大的第二天,但从真正学习的角度讲,只是第一天。
对我来说,今天的研修心得关键词是“重温”。因为从早上到晚上,我们一直在苏大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的一个大教室里上课。一天的课程下来,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又回到了大学时光,重温了坐在大学课堂里听课的感觉。
许是周末的缘故吧,清晨的苏大,清明而静谧,同时又有点南方的温润,很舒服,很惬意。
重温——苏大国培小记第二篇(2018.11.11 )校园里,每一座楼,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每一片落叶,都是风景,都值得驻足玩味。但是因赶着参加开班仪式,来不及停下来细细欣赏,所以只能匆匆掠过,留下几张随手拍……
重温——苏大国培小记第二篇(2018.11.11 ) 重温——苏大国培小记第二篇(2018.11.11 ) 重温——苏大国培小记第二篇(2018.11.11 )
早晨八点,开班仪式如期召开。
重温——苏大国培小记第二篇(2018.11.11 )
主持人是苏大教育学院的副院长吴铁钧先生,干练、风趣,在诙谐幽默的谈笑间,介绍了此次培训的意义、介绍了苏大、介绍了苏州,表达了自己对苏大的热爱,也开启了此次培训。
重温——苏大国培小记第二篇(2018.11.11 )
这是我们的美女班主任徐佳老师,总是默默地微笑着,站在一个角落为大家服务。
开班仪式后,我们聆听了此次培训的第一场专题讲座:在反思中成长——课堂教学问题的发现与改进。主讲人是原扬州市教育局师资处处长 特级教师王力耕先生。
重温——苏大国培小记第二篇(2018.11.11 )王处长的讲座生动而深刻,他以一个问题入手,带给我们三个反思:“为什么有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没有“后劲”?由此谈到了反思课前备课、反思课堂教学、反思课后作业。
在第一个反思中,王处长提到了教师的目标短视现象,并带领大家对目标定位进行了重新思考。他认为教学目标应该分“课程目标、模块目标、学习目标”三部分,并以数学学科为例对目标体系进行了细致解读,阐述了学习目标、模块目标、课程目标三者之间的区别:
1.学习目标就是具体知识点。
2.模块目标就是学科思想方法,侧重于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从他所举的数学案例中,我举一反三,知道了语文教学中模块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拼音读写能力、识字写字、概括能力、朗读能力、口语交际、习作能力等。
3.课程目标就是学科素养。比如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对母语的热爱、语感等就是课程目标。
在第二个反思中,王老师又提出:为什么课堂上有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有的不集中?其根源在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差异,身为教育者,我们不能从态度上去归因,更不能从道德层面去归因。于是引出了四类学生的四种思维品质——
第一类:学习意识、能力、主动性都强,三五天不来学校成绩滑不下去。教师的相应策略应该是:放。
第二类:比较认真,成绩较好,但思维相对比较僵化。教师的相应策略应该是:跟。
第三类:思维灵活,不想吃苦,却想要好成绩,所以作业会抄袭,考试会作弊。教师策略:抓。
第四类:偏科厉害,某方面学习能力差。教师策略:选 (选择学生的兴趣点、生长点,进行扬长教育)。
王处长的观点启发我们要回归差异教学,懂得:扬长的学习才是快乐的学习,而补短的学习是痛苦的学习。他提醒所有校长: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好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
在第三个反思中,王处长问到:为什么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很好,思维却不够灵活?是因为我们误将“资料”当“知识”所致!“知识”是成体系的,而“资料”是不成体系的,所以,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知识的体系,而非只满足于知识点的教学。掌握知识的人是“知识分子”,而掌握资料的人充其量只是“知道分子”。我不由得为王处长新颖而吸引人的观点点赞,也为自己连个“知道分子”都算不上而感到不安。
下午的培训是以《着眼大国安危 着手校园平安》为主题的校园安全专题报告。主讲人是苏大教授、苏大保卫处处长黄永林先生。
黄教授从目前的国际安全形势谈起,谈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再谈到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老师站位高远、思考深入,听得我这个女性云里雾里的,但是校园安全的重要性,在这半天的培训中,再次被我深深地感知到——安全大于天!
晚上,班主任徐老师带大家分了组,并以自我介绍的形式开展了破冰活动。在一张张或质朴或可爱或真诚的面孔里,在一声声夹杂着乡音的普通话中,在一个个令人馋涎欲滴的特色小吃中,有缘千里来相会的学员们放下了芥蒂,绽开了笑容,走得更近了。只是遗憾我当时忘了拍照,未能留下大家的笑脸。
第一天的研修,就这样,在各位校长的笑声中结束了。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也是一份温暖的相遇!伴着这一开端与相遇,我开始期待第二天的学习,也期待继续重温——重温美好,重温学习知识的快乐!
最后,分享给大家一张思维导图,算是对今天学习内容的梳理!
重温——苏大国培小记第二篇(2018.11.11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