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作者: 一帘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18-08-27 09:45 被阅读94次
《伤寒论》10

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原文: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甘草 二两(炙) 生姜 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擘)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这一条是接上一条说的,在“脉促胸满”的基础上又多了个“微寒”的证。“微寒”的意思应该是脉微恶寒,而不是微微恶寒。说明已经陷入阴症,于是加了炮附子。炮附子不单是虚汗可加,一切阴症都可以加。

这几条都是用一个桂枝汤在加减变化,桂枝汤的变化方后面还有很多,无非是因邪气的性质和气血的阴阳盛衰而加减变化。顺气血而上则去芍药用葛根,顺气血而下则重用芍药。偏于阳则加石膏;陷于阴则加炮附。表不解加麻黄而成葛根汤;里兼热则少佐大黄而先表后里。表虚加黄芪而成五物汤,主治肢体萎废和麻痹;里虚则加芍药饴糖而成小建中,主治虚寒之腹痛;气机闭阻则加厚朴杏仁;水湿中盛则加茯苓白术。这些都是经常会使用到的药。

《伤寒》里的药物很有限,也就三四十味常用药打转转;方子更有限,无非几个主方变来变去;药物既然是作用于阴阳表里,而不作用于病,就可以不必那么多药,只要力量专一,分工明确就可以,所谓“药简力专”就是这个意思。《伤寒》是本乎“道”的,因而能大道至简,以一驭万。后世搞出很多药性含糊驳杂的药,也搞出了很多的方,一个方子几十味药,方子越组越大,疗效越来越不确定。

相关文章

  • 《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原文: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

  • 附子+甘草

    (附子, 甘草) 共20个方剂使用: 茯苓四逆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麻黄附...

  •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伤寒论医案6》-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刘荣年医案: 刘某,男,30岁。患伤寒阴结。因冬月伤寒,误服寒泻药而成。 证...

  • 三十六,附子桂枝类方

    桂枝加附子汤 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伤寒论》(...

  • 白术+甘草

    (白术, 甘草) 共16个方剂使用: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甘草附子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人参汤,理中丸,麻...

  • 25-27

    二五、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1、促脉:搏动数时...

  • 巜伤寒论》21~30条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23.太阳病,得之...

  • 伤寒论之条辩二十五

    二十五、条辩内容: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这个条辩...

  • 《金匮要略》笔记60|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第十六:处方(惊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龙骨四两 牡...

  • 随笔(二一三)

    学习《伤寒论》桂枝加芍药汤方证 桂枝加芍药汤出自《伤寒论》原文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kz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