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去上海开会,茶歇时间就和旁边的人聊起来,也就是从彼此的单位问起的。不料,对方说,我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学校,你肯定没有听说过。想想自己所在的单位也不是什么名校,又不想直接尬聊,就顺着说,都一样,我们单位你肯定也没听说过。继续问清楚之后发现真的聊不下去了,她嘴里蹦出来的都是对自己单位的不屑和鄙视。幸好茶歇结束了,我不用再继续了,之后找了个理由换了个座位。
善于反思的我,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尤其是在看了熊太行的《关系攻略》之后。《关系攻略》呈现的是职场复杂而又不为我所知的一面。以此来分析,和我聊天的这位老师在单位肯定不会多受欢迎,尽管她是作为人才引进的。无它,就她那种鄙视和不屑,除非她是那种有天赋的演员,而且能够持续演下去。不然,同事们会时时感受到她的不屑和鄙视,当然不会觉得她友好,更没有和她合作的意思,也就是说她没办法融入其中。这对一个新人来说,当然是不利的。我也还算个新人,肯定要从心底里接纳单位,接纳同事,才能融入进去。
今天接到了单位同事电话,大致意思是学校的仪器设备是公用的,而我学生作为研究生太强势,不给她学生(本科生)用,需要我协调下。我看了我学生和那个本科生的聊天记录,并不是这样。是本科生不满意仪器的使用时间,但她/他没直接和我学生沟通,直接告诉了她/他老师,于是我就接到了电话。接下来,我和同事成了传话筒,最后还是学生们当面商谈达成了协议。我和同事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啥都没干,就协调这个来着,头大的不行。
我突然想到之前读的一篇文章,是一个医院的科室领导写的,大致意思是根本没必要找领导帮自己解决问题,因为问题就在那摆着呢,那是自己的问题,领导能解决的都解决好了,不能解决的是徒增领导的烦恼。我一下想通了。作为学生,能不找老师就不找,尤其是自己还没有尽全力的情况下,不然只能让别人觉得自己能力有限。而我现在作为老师,也是有领导的。同样,能自己解决的绝不找领导,不给领导徒增烦恼,不然只能让领导觉得自己能力有限。
以人为镜,认知升级的必要法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