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认为,第一个诱发厌学现象的是当下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整个社会对于个人的职业成就和孩子的学业成绩都只以成败论英雄。
教育系统内,学校往往只关注学生成绩,孩子们被迫超负荷地学习。家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心态自然是难以平衡。特别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更是在学习上拼命的给孩子施压。周末寒暑假,不停的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谁能一直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下,老师家长很难不焦虑。教育方式,也常会发生扭曲。
我们经常见到老师和家长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做教育,“你看xx这次成绩比你好多了。你呢?怎么考成这样?”这样贬低孩子的方式试图刺激他们努力学习,不仅完全无效,还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败感,长此下去会陷入自卑甚至厌学。而且还有可能会在孩子们中间制造冲突和嫉妒,形成一种恶意的,相互贬损的竞争环境。
恶意竞争遗害无穷,而正面和适度的竞争却能够促使孩子个人发展。想要在学校营造正面竞争的氛围,老师和家长向学生传递的信息和态度很重要。本书建议,老师家长要首先注意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适当给予真诚的肯定和语言上的褒奖,而后再和孩子一起去看到其他同学身上的优势,总结经验。在不忽视孩子自身优势的同时,帮助他们每个人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营造正面竞争环境的方式。
若要让一个人有动力去改变和认可他人,就先要让他认可自己,觉得自己还不错。这样妒忌和自责才不容易滋生。他才更容易更愿意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做出改变。
一个父亲,原来只关注孩子缺点。在老师的指点下,他开始发生改变,意识到孩子的明显优点是敏锐的空间思维能力。他对孩子说,“你的空间感和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所以理科特别好。其实写作文也是很讲逻辑的。如果你把你学习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移植直到作文里,去分析一下那些作家们写作的思维逻辑,会怎样呢?”
听了父亲的话,孩子若有所思,开始用这种思维方式去学习。不仅作文,而且其他科目,成绩显著提升。父亲又继续跟进,“我发现你身上真的有不少科研的天赋,继续努力,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呢。”这样的交谈之后,孩子对学习似乎越来越有兴趣了。而且看到之前那几个比他成绩好让他感到不爽的同学,也没那么讨厌了。
这个孩子的转变,是因为他对自己的价值更加认可了。而这种改变,一方面来源于他自己,一方面来自于他父母发自内心的认可。这样的认可是把学生之间恶性的相互变形竞争转化为相互鼓励的正面竞争的基础。
中国文化很少鼓励孩子去看见自己的优点。我们从小传递的都是取长补短,一日三省这样的“缺陷取向”的观念,极少教孩子认可自己的优点,这种观念早已被证明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无益的。更好的做法是:看到和肯定孩子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看到他人的优点,然后帮助孩子把自身优势与他人的优势有机整合。而不是,让孩子忽视和放弃自身优势,沉浸在自责和无奈中,耗费心思以自己的劣势和他人的优势作比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