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听了李笑来老师讲的“如何让自己越来越值钱”,其中核心的观念就是需求决定你的价值。
所以,要让自己的价值变得更加高,也就是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的需求来决定,然后努力打造环境所需要的能力。
这个观念和我之前听的吴军老师讲的稀缺性有同样的道理,那些一心沉浸在学术研究和科技研究中的人,是不会为钱而担心的,因为他们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财富会自动涌向他们。
也就是说,不是要环境来适应我们的,而是我们要去努力适应环境。就如植物的趋光性一样,跟着阳光生长,才能存活。
那么当我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时,我们就要细心观察,看看那个环境需要什么样的人和技能,然后我们就朝这方面努力。
笑来老师讲到,他在进入新东方教学后,由于英文写作课没有人愿意教,所以学校询问他能不能帮忙带着时,他没有推辞,而是想方法将这门课教好,结果后来,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而且也成就了李笑来老师自己,他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让后写成了好几本英文学习的方法的书。
可见得,一个懂得创造价值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将资源为自己所用。
笑来老师在直播中讲到,人们在学东西的时候总是喜欢想有没有用,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样的考量方式遗漏了一个很重要的维度,那就是长期。
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所学的每一样看起来好像没有用的东西,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就用上了。所以,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沉浸到学习中去就好了,不要边学边怀疑,而浪费了大把的时光。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当时学习计算机的时候的那股子劲,2003年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了第一个电子备课室,那时的我如此如醉地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从一个连开关机都不会的电脑盲,到会自己制作简单的网页,有时候一学就到了深夜,后来学校不得不出台按时停电的制度,以便来限制我们这些狂热的电脑迷。
当时学电脑时,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只是觉得看到自己一步步前进,兴奋不已,根本没有想到2012年的时候,学校竟然因为我对电脑略懂一二,而让我转行来教信息技术课。
说实在话,当时的我颇为惊讶,因为毕竟我在电脑硬件方面完全是门外汉,但是,我想既然学校派了我来担任这门课的教学,我对电脑硬件,以及网络设备都还是要熟悉一些的,所以,我又开始从头学习硬件,现在学校的所有班班通设备,以及学校机房,微机室,都是我在管理,想想觉得自己的经历还是蛮神奇的。
前段时间听“罗辑思维”里的罗振宇老师讲到,现在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做为一个现代的人,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如果你能将在两个不同的领域都做到前25%,那么你一定是一个稀缺性很高的人,当然价值就不一样了。
我已经是 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了,大好的青春年华已经随风消逝,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要加紧前进的步伐,紧跟时代的脉搏,提高自己的价值,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很庆幸,在2017年的岁末,2018年的年初,能接触到“罗振宇”老师的“得到”,让我这个远在乡村的普通女人,有机缘见识到那么多思想大咖,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开始自己的新的人生。
再次祝愿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愿你也能和我一样,找到自己的定位,提升自己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