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老师从一个家长的一句话“带着愧疚感来参加家长成长沙龙,上完课后,带着更大的愧疚感回家”引出的沟通3问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需要从处理情绪入手,探究情绪背后的情结所在 。每个人对待情绪的反应各不相同,情绪背后的情结决定了对待情绪的反应。
觉察到情结时,可以问下自己,我是个有亲和力的人吗?我是个灵活的人吗?何谓灵活指的是碰到问题时,我的处理方式是一种或三种以上还是N种,三种以上才算灵活的人。
如果感知到情结是从哪里来,比如感知到从原生家庭带来的,那么,我们要觉察这个情绪是我的需要,还是他人的需要? 这个情结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造成的。随时带着觉察,我们才能更好的处理第三问,怎么办?是的,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课堂中叶老师就我上次课程的一个事件重新做了诠释引导,感觉到达的方向和目的清晰多了。
每个人、每件事都是矛盾的综合体,事情本身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是我们的信念系统和回忆造成的,要看懂对方就必须要以对方的信念系统,这副“眼镜”来看。
我们要认识到所有的成长主要是自己的努力,然后是参加的课程、所有的老师、经历的事和练习实践反思的综合结果。
理解生命的真相有不同的层次,也可以有不同的诠释,最关键的是不纠结。如果陷入纠结时关注的范围就显窄了,那很可能就是执着。如果有3个选择,那么你就是灵活的;如果有N个选择,那你就是自由的;如果你根本无需要选择时,那你就自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