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说,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到底有记性没记性?你是不是揍不怕?你会不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你这么严厉还是教不好孩子,为什么你的孩子那么不听话?为什么你的孩子做不到吃一堑长一智?
人类因为有困惑,才会有寻求解惑答疑的学习动力。首先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那么多父母喜欢用惩罚的教育手段?我们对惩罚的认知会不会存在误区?
那么多家长习惯甚至喜欢用惩罚的教育手段,是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是由于我们父母都是经验教育,自己从小到大都是这么被打骂过来的,觉得自己没毛病,挺好的。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养育下一代的目的不是希望他们比我们过得更好吗?第二是误认为不惩罚就是骄纵,就是溺爱。不知道除了惩罚和骄纵以外,我们还可以有什么选择。第三是只看到惩罚带来的短期效果,其威力可以让孩子害怕得立竿见影,看不到惩罚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孩子真的会为此而改正吗?还是孩子压根不再跟你真心交流,偷偷地在背地里重犯那些错误从而不让你发现呢?
那么,什么是惩罚,我们可以怎样进行惩罚呢?惩罚必须是由孩子承担不良行为的直接后果,而不是间接后果。所谓的间接后果是跟事情本身没有直接关联。比如不好好吃饭就罚零花钱,不好好写作业就罚明天不许去郊游,吃饭跟零花钱,写作业跟去郊游,不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直接关联,这样的后果会造成孩子形成这样错误的价值观,你在这里对我不好,我下次在那里报复你。那么什么是直接后果呢?直接后果不是惩罚,是对做错事情的一种弥补行为,比如到了饭点不吃饭,就没饭吃,饿一个晚上。比如把书撕破了,必须用胶纸把书粘好。比如把墙壁画花了,就让孩子想办法把墙壁打扮得漂漂亮亮。这样,孩子才会在错误中学习,才能吃一堑长一智。
那么,我们在惩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误区呢?第一个误区是对孩子适龄行为的错误解读,导致做了不必要的惩罚。那么什么是孩子的适龄行为呢,适龄行为:就是符合孩子年龄发展特点的行为。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正常行为。
比方说,两岁的孩子不停地扔勺子,你给他捡起来,他又扔掉;你再捡、他再扔......这样的行为,就是两岁孩子的适龄行为。
第二个误区,父母没有很好地树立行为的边界,从而导致孩子的行为失当。当你买回了一堆蜡笔和画纸,并准备让孩子好好发挥绘画的天分时,你却发现你的孩子把整面干净漂亮的墙壁涂画地脏兮兮的,这时的你是不是要发火好好惩罚孩子的过失行为。很遗憾,你这样做将大错特错。在给孩子画笔的那一刻,你就应该明确地树立规则,应该画在哪里,不应该画在哪里,应该怎么正确地使用画笔和卷笔刀。所有的事前交代都能很好地防止孩子为父母的错误来买单。
第三个误区,有些家长喜欢拿孩子的正向行为来当作惩罚的手段。什么是正向行为,比如由于孩子写作业潦草,从而罚孩子抄100遍,读书写字本来属于正向行为,结果到了父母这里却变了味,成了惩罚孩子的手段。从而引起孩子对这个行为的深恶痛绝,实在是可惜可叹。
那么在某电视节目中非常推崇的冷静区,即把出现不良行为的孩子放在指定好的位置,并且要求他们在其冷静约定好的时间。我们是不是可以照葫芦画瓢呢?我们是否了解冷静区呢?会不会对冷静区一样存在误解呢?首先,第一个误解就是对冷静区本质意义上的误解,冷静区不等于惩罚区,冷静区不是惩罚性的暂停,它是有积极意义的暂停。惩罚性的暂停只会让孩子产生怀疑感和羞愧感,而无法形成一种健康的自主感。
第二个误解,冷静区的目的不是用来处理乘放孩子和父母情绪的方式,而是可以用来矫正过失行为并安慰鼓励教导孩子的地方。很多父母把孩子放进冷静区的那一刻,自己的情绪本身已经失控,然后愤怒不已地把情绪崩溃的孩子狠狠地丢在冷静区。试问你自己都不冷静,怎么试图让孩子在一个冰冷的角落里冷静。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认为大人就是在利用他的力量惩罚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自己先冷静,然后语气平和而坚定地说,我跟你都需要到冷静区,冷静一下情绪,然后反思一下到底哪里做错了。在电视节目中,行为失控的孩子往往会大哭大闹,拳脚相加,而那位育儿专家表情始终是坚定的,用自己的双手抓住孩子,并蹲下来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平和地说,你要先冷静下来好好听我说先。等孩子闹够了,那位专家才真正开始指导孩子的行为,并让孩子承担不良行为的后果在冷静区静待上5分钟或者10分钟。这就是是所谓的只有感觉好,我们才会做的好原理。
第三个误解是,这个冷静区必须得由你和孩子一起建立的。冷静区不是小黑屋,它可以只是一个角落,一把椅子。它是你与孩子共同创建的产物。我们家的冷静区是一个由我跟孩子们一起建立的图书角落,在准备构建时,我就兴高采烈地告诉他们,这里将会变成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等网购的图书架和彩色贴纸到了,我就邀请孩子一起铺泡沫垫,一起贴贴纸,并且一起打扫卫生,当我的父亲非常严厉地惩罚孩子时,我会让孩子赶紧躲到冷静区待着,然后再分别处理老人和小孩的情绪。
第四个误解,并非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采用冷静区。再积极的暂停都不应该用于三岁半至四岁以下的孩子。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无法理解因果关系,并且无法进行符合逻辑地思考。
最后,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不提倡惩罚。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在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成长,而不是让孩子们为错误付出代价。希望父母们都能认真学习如何科学育儿,让孩子们都能吃一堑长一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