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民夜游记

作者: 故辞 | 来源:发表于2022-11-19 10:15 被阅读0次

十一月十七日五更,与二怀民约至八仙山顶观破晓。是时,日未东升,月未西沉,疏云朗星,乘车快行。大道无人,寥寥灯星,风吹双鬓,即刻觉醒。与李怀民共赴山脚,料林怀民又沉梦中,未等,先行山上。

灯火未灭,作晚灯照。山路数条,行于半路,灯数灭矣。本作散游,不觉途迷,时感于古,岱山墨林,竟得以知敌。然,五更之初,亦有人焉。询问阁顶乃上路。路旁灯已灭,漆漆不见前路,以手灯照之。闻水潺潺,清幽静远。行至高台,门紧锁,不得入。一子于高台上呼:可越门而入。门旁墙低,余觉有理,与李怀民翻墙越门而入。时觉若待垂老之时,有此闲情,安有力至此否,青春正好!

子虽不近,酒气飘至。问:子饮否?醉否?答:小酌,未醉,不过十盏尔。余想来,醉酒高台,吟风弄月,真舒畅尔!悲余无才笔, 感余无酒力。若借太白附吾身,醉上云霄千百层。

既到高台,见八仙阁,欲推门上阁,门又锁。子曰:门皆锁矣。与李怀民绕阁而走,门皆闭。子又曰:待白日则门开矣。入阁未遂,三人凭栏。子问:二人何为?与李共曰:观旭日东升。子戏言:二人约莫逃学于此,恐不思学尔。余对曰:逃学何以此刻至此观日?子不亦观乎?子又何为?子曰:今日无事,得闲到此。

文至此,余喟然:人以闲至此,余以此度闲。三人复坐阶上,子问:还未请教二位?李怀民对曰:汝可先答。子曰:云南本地人氏,随友至此谋生。对曰:将汝之云南去矣。本地人氏。李复问:子观闽如何?对曰:云未可比也。子曰:吾待友不至。余与李怀民共曰:予子同。子又曰:友寻吾不见,吾亦寻之。遂启行,三人别。余与李又怨林怀民之慢。忽而,子又复至,观曰:“咦,又至此尔。”子又去。余与李皆觉其醉矣!

后林怀民至,余与李共言之:翻墙越门而入。

一个门

三人复坐阶上,远望星天,夜深人静。不知何时,东方霎亮,霞染云层。日未出林,三人立高台,恨不得立高阁。日出林上一尺,光散之云端,难辨赤轮,何以负吾等?

一丢丢

想罢,四更不寐,五更不眠,岂为远来待初旭?然则闲无所适,他人来此壮筋骨,吾三人来此度闲愁。

相关文章

  • 怀民夜游记

    十一月十七日五更,与二怀民约至八仙山顶观破晓。是时,日未东升,月未西沉,疏云朗星,乘车快行。大道无人,寥寥灯星,风...

  • 夜读二

    01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夜,解衣 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 寂寞是一份难得的清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

  • 陈怀民

    “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陈怀民 前两日看了一本书,崔永元...

  • 喝火令.诗怀第二故乡——盐城

    喝火令 . 诗怀第二故乡——盐城 文/张连民(泗洪) 问学三年奋,衔薪五夜行。久怀初昔诵书声。 风雨卅年牵梦,焉尔...

  • 一个尴尬的年纪

    夜越静,思绪越发清晰起来。残月入户,没有怀民可寻………… 40岁的女人————— 我想脚踏高跟, 我想腰细如柳枝,...

  • 夜怀

    现在是凌晨3点,我刚刚看完《中华好诗词》的大学季总决赛,心中无限感慨,游神不定,就像是魂出窍,豪气干云,实在是激动...

  • 夜怀

    二十九年 弹指一挥间 当时 寒窗苦学 只为衣锦回乡把梦还 而如今 一事无成岁月蹉跎 念来日 依旧水中月 镜中花 ...

  • 怀夜

    每个人的夜都有每个人的色彩,这一点总是无法否认的。一个人不能因为寂寞就喜欢上了孤独,而我偏偏是略有小喜的、爱上了这...

  • 夜怀

    离歌绕梁春几许, 雁归南去又秋菊。 飞花含恨西风起, 隔江抚曲情空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怀民夜游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rp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