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别恋

作者: 沈园3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09:39 被阅读9次

xy:

一直想再去黑河,所以,找出了以前写的手记,打开回忆的大门

列车,驶出吉林大地,穿过夜幕下的哈尔滨,向黑河疾驰。此次,我们是去完成一项跨省采访任务。

黑河别恋

列车继续在黑夜里穿行。在车上喝着啤酒,聊着黑河,直到车内熄灯,我和两位摄像仍意犹未尽。车轮碾压着铁轨,像游龙一样穿行在夜色笼罩的东北大地上,犹如追逐着徐徐铺展的历史长卷,苍茫雄浑。

窗外,偶尔闪过的列车,刺眼的灯光,霎时点亮车厢,照在每个人兴奋的脸上。我们的聊兴,被车厢里起伏不断的鼾声终止了。旅人的夜晚,总是香甜舒适的。在路上的感觉真好。

夜,已滑向深处。

躺在卧铺上,听着车轮与轨道有节奏的摩擦声,均匀而有质感,偶尔还有汽笛的间奏响起,一切都如趟过岁月的老歌,时急时缓,余音如缕。在无边的漆黑中,演奏着岁月的交响。

我们此行,是追逐着即将消失的满语余音,找寻一个民族斑斓多彩的文化倩影,去拜见满族说部的宝贝何世环老人。

满语,在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听懂了,会说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在祖国的边陲黑河的土地上,一个声音,长久以来,一直在召唤着我们,响在耳鼓的声音是那么的纯美,透着苍凉和黑土的气息。已近九十岁的何世环老人,是至今全国为数不多的满语传承人,老人不但精通满语和满族说部,满语歌更是唱得余音绕梁。想象着老人的模样,想象着一个民族的风雨岁月。人们都希望能将何世环的传统技艺保留下来,尤其是满族说部,更是一项亟待抢救的先辈遗留的文化遗产。

思绪一直被列车有节奏的声响敲打着,与列车为伴,今夜无眠。

满族说部,满语称为“乌勒本”,是一部长篇散文体叙事文学,由满族艺人创作并传讲。主要反映历史上满族征战生活和情感世界。在形式上与汉族民间艺人的说书比较接近,每部书可以独立讲述,因而称为“说部”。看似单调的叙述中,一个古老悠远的民族向世人展开了它波澜壮阔的历史。如今能用纯正满语说“部”的人,早已寥寥无几了。

列车以自己的速度,行进在平坦的黑龙江大地上。当黎明的曙色迫不及待地射进车厢时,新的一天开始了。到达黑河站,已是早晨四点多了。

终于踏上了黑河的土地,长久的向往,在这个早晨得到了清凉的拥抱。祖国的北疆,春天的温度总是来得晚些。

黑河,是中国首批沿江开放城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小兴安岭北麓,素有“中俄之窗”、“欧亚之门”的美誉。总面积68726平方公里,生活着汉、满、蒙古和鄂伦春等31个民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用智慧和双手创造了闪烁光彩的民族文化,缔造了不朽的民族传奇。镌刻在远古岁月和风烟深处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更迭,历经世代流转,至今依然在子孙后辈的血脉中轮回重生。

此次,与我们同行的,是吉林省萨满文化的研究专家,今年八十六岁的富育光老师。常年在外奔走的富老师,适应了旅途的劳顿,下了车,丝毫看不出倦意。

拉扯着笨重的拍摄设备,我们一行四人走出站台。坐上了出租车,前往百里之外的孙吴县沿江乡,去拜访满族说部的传承人——九十岁的何世环奶奶。

孙吴县位于黑河中部,距黑河106公里,是黑河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边境线长35公里,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的康斯坦丁诺夫卡区隔江相望。

迎着渐渐升高的太阳,车里的每个人都像出征的战士,精神饱满。车行驶在静静的、群山环绕的公路上。我们已经到达了祖国北部的边境。时值春季,这里的气温虽然很低,但大地已是绿色覆盖了,远远近近,莽莽苍苍。吸一口窗外的清新空气,甜甜的、凉凉的,直入心脾。带着对这片陌生土地的向往和对采访对象的敬仰,我们每个人都格外激动。

有了富育光老师做向导,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同时也多了一份责任,照顾好老人家,重于我们的采访任务。

黑河别恋

富育光,满族,富察氏,民族学家。原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萨满文化的研究专家。和我们此次的采访对象何世环老人是多年的好友。他们共同为满语发扬和满族说部的传承尽心尽责,不停地奔走在路上,散发着生命耀眼的余晖。

车行一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中俄边境的孙吴县沿江乡。

鸡鸣狗吠中,刚刚醒来的小山村,家家户户的炊烟还没有升起。正值春耕时节,村子里的人都早早的上山干活去了。走进一个开阔的院子,热情相迎的何世环奶奶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吃惊的是,老人和想象中的样子迥然不同。虽年已高龄,却耳不聋、眼不花,嗓音嘹亮,性格豁达,真不愧是满族说部的宝贝。知道我们要来,何奶奶的小儿媳一早就去江边买鱼了。

早餐,简单、新奇。平生第一次喝到用小白鱼做的鱼汤,甜丝丝、香喷喷的,一盆馒头被我们一扫而光,真没辜负主人的盛情。在这个古朴的农家小屋里,在何奶奶的响亮的笑声中,早餐点缀着我们美丽的心情。

由于采访前的沟通和准备的充分,采访顺利地进行着。

我们沉浸在何奶奶讲述的满族说部《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的爱情故事里,穿越在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碰撞中,一个优雅智慧的民族深情地向我们走来。古老的民俗和璀璨的文化水乳交融,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在浩瀚的历史征程中,力顶千钧的集体意志和情怀万里的博大胸襟。

何奶奶的歌声响起了,如天籁一般的韵律,辽远高亢,穿透心扉,直达天边,我们被感染着。站在摄像机后面,看着镜头里的老人,慈祥可亲。透过何奶奶的歌声,在山河变换的更迭中,一个民族文化的守望者,带着对满族遗存的虔诚捍卫,让我们听到了历史遥远的呼唤和岁月缓缓走来的足音。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黑河这片土地赋予这个民族的印记,就这样在世代相传的咏唱中,永无止境地流淌在子子孙孙的血脉里,成为宗族传承中刻骨铭心的基因密码,不断地在民族后代的脸上绽放笑容。

窗外,有好多燕子飞来飞去。原来,屋檐下有好几个燕子窝,不时有小燕子探出头来,露出惊叹的眼神,机灵可爱。屋内,火炕,古老的炕柜,简单的乡下人家的陈设,都成了无言的倾听者。何奶奶的讲述,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在这个散发浓郁情调的满族小屋里,多了一份苍茫的情怀和深邃的岁月感。

何奶奶翻箱倒柜,找出了好多件满族服饰,对平生喜欢绸缎的我来说,像走进了珠宝闪烁的宫殿,爱不释手。鲜艳的满族服饰,闪着丝滑般的温暖和岁月的柔情,交相映照着这个古朴的小屋。

采访结束,何奶奶一直拉着我的手,像久违的亲人一样。老人的手,尽管皱纹累累,却柔软温热。老人家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简单需求,我找到了她长寿的秘诀,临别真有些不舍和眷恋。当我极力要求何奶奶收下我的心意时,我的心里除了对老人健康的祝福,还有对她给予我的人生感悟的一种回馈。也许,今生我们都不会再见了,可我会永远记住她,记住黑河。

黑河的土地是厚重的,江水是不息的。千百年来,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31个少数民族,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共荣共生,繁衍生息,书写着灿烂的文化和不朽的传说。

有空镜要拍摄,我们驱车来到了江边。这是怎样的一条江啊,宽阔、宁静地穿行在无垠的旷野上。上午的阳光温暖着河水,波光粼粼,蔓延开去,直抵天边。时有不知名的飞禽掠过,有声的生命和无声的水面相映交融。

坐在江边的原石上,一眼望到了水底,清澈无尘。水中各种各样的鹅卵石和细沙,干干净净,好像洗过了几个世纪。我的心净了,突然有了天堂的感觉。这里,远离了尘嚣;这里,没有了市声的嘈杂和红尘的困扰。百年过往和千年晨昏,正在这里沉淀,凝固,缓缓地刻着生命的圈圈年轮。

这种宁静是一种心灵的感动,也是一种心灵的顿悟。划过心海的宁静,让宁静化为永恒。这短瞬的铭刻,成了此次黑河挥之不去的记忆。好想变成一塑石雕,守候在这里,不离去。

再见了,黑河!

相关文章

  • 黑河别恋

    xy: 一直想再去黑河,所以,找出了以前写的手记,打开回忆的大门 列车,驶出吉林大地,穿过夜幕下的哈尔滨,向黑河疾...

  • 我的诗再也没人读

    太阳掉下山头 蛙声起伏白露 夜色拉黑河流 竹排划伤宁静 船行河水哗哗 悄然离别恋恋 我离去的时候 你鼾声正响 假若...

  • 黑河

    1 一个平常的午后,抬头寻不着太阳,困在云层里的光线照亮了云团的轮廓,明明暗暗的天空显得斑驳阴郁。 西平河的水荡起...

  • 黑河

    来源 读书 作者 祈祈_ 编辑 黄卿云 1 一个平常的午后,抬头寻不着太阳,困在云层里的光线照亮了云团的轮廓,明明...

  • 黑河

    如果说我是一只迷途的羔羊 倒不如说你们是船夫 撑着船篙 川流不息地在河面上穿行 河里的水黑啊 像黑夜里深邃的眼眸 ...

  • 黑河

    黑河不是一条黑色的河 黑河不是一个古老的村落 他只是北方的边境小城啊(额) 工厂不算太多 没有好的跑车 世纪广场上...

  • 黑河

    图片发自简书App图片发自简书App岸边簇生的芦苇可是苍苍蒹葭所谓伊人又在何方细长的苇叶剪碎了天空的墨蓝那弯弯的新...

  • 黑河

    刚开始让我来黑河 一听到的地方,就感觉很遥远 收到通知后,从兰州调整好几次出行方式 才找到了郑州这个中转之地 时间...

  • 《黑河》

    从黑河到腾冲,一条线把中国分成了两个世界。小明在世界的起点,小红在世界的终点。 小红走了之后,小明买了张两百块的火...

  • 黑河

    (一) 我很懒,对于过去懒得只剩回忆。我叫王小树。十八岁那年,我曾无比希望可以留下点什么,惊艳傲人的成就,怀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黑河别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vq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