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工作几年后,感觉工作已进入程序化,每天不停重复,从而逐渐失去方向感。
在一次讨论过程中,我们曾讨论过关于管理的问题:
为什么员工都好像不知道干什么,但交给他具体的工作,其实都能够做的好呢,除了工作以外的事情都很积极,为什么都不能主动去思考、学习呢?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说,是因为员工时间长,老员工皮了,对于所有流程都很熟悉,工作时间长了,觉得会倚老卖老。
有人说,这是公司制度的问题,制度不严谨,长期下去,员工懈怠,找不见目标
还有人说,是员工本身懒散,但从并未犯大的原则性错误,管理者小错看人情放过,长期下去,养成的风气
……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记得之前在不知道哪里听过一不太好听句话:人都有“奴性”,什么是“奴性”,就是很多人更愿意你的上司、领导或者周围人具体的告诉自己具体今天或者现在要去做什么、怎么办,大家只愿意去做具体可控得事情,这个是他们的目标,我们称这类为安逸型。只有少数的人会自己去找方法,找目标,我们称这类人为上进型。
安逸型,是大多数的存在,正是这类人的存在,这个集体才能保持稳定,但这对类人的引导就非常重要,要充份利用这类心理,安排具体的工作,有具体,相对公平的约束力,软硬兼施,让他们知道雷区在哪里,是不能碰到,他们就会为了防止触碰,他们就会“想办法”,这个“目标”如果引导的好,就会成为好的习惯,这个就要求管理者思想要常用在放手,检查,制定方向上狠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从而提高员工执行力。
上进型:基本上不同于安逸型,不可过多干预、給予细节上的宽容,只要没有原则性问题,这类人是有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
正如董明珠曾说得那句:员工是草,领导是风,风往哪吹,草往哪倒。
如果一个企业某种风气超过半数,只能说问题一定出在了直接管理者身上,调整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员工优点,而不是盯着有多少缺点,所谓:用人长处,避人短处,人会越来越强,只要员工越强,才是一个好的领导的领导力最有力的证明。
任何行业,所有的管理最终的管理都是对人的管理,人的最终是“心”,人心引导的好,那么管理就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