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始写作是从2014年开始的,起初只是写写日记,后来慢慢在简书上发布一些文章,截止目前,日记已经写了将近35万字,在简书发布的文章也快上十万了。鉴于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写的东西完全看不下去,纯属个人自嗨。最初时写作是因为想要向别人证明自己,后来写作变成了宣泄情感,发泄愤怒,再后来开始捎带一些思想和经历,人物和故事。我想表达,但不知道何为表达,又不懂自己究竟想表达什么。一直处于懵懵懂懂,迷迷糊糊的状态。在这些年里,我经历了很多的人和事,去过各大城市,也换了很多份工作。我深深的了解了所谓的人性,也明白了何为生活,那些令人心酸的经历硬生生的刻在我柔软的内心里。我的心难以安放,又无处腾挪,只好一点一点,碎片式的用文字搬运出来。
2013年冬天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我穷途潦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发誓要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现在想想,当时的誓言似乎带着愤恨,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的宣言。那时我还不知道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分量,也不知道什么是文学,什么是作家,更不懂写作,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现在这些年过去,我似乎明白,自己并非是得天独厚,也不是命有九条,我只是一个出生于农村,初中辍学,在外打工,看不清现实的痴儿罢了。我认为我的经历足够有一百回让自己认清现实,可是我似乎陷入虚幻的世界太深,爬不起来了。并不是这个世界需要我,也不是写作需要我,更不是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需要我,而是我需要认清这个世界,我需要去写作,写那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我。
我的写作其实是分裂的,一方面我过早的沉溺与网络小说,以为文学就是网络文学,写作就是网络小说,作家就是网络作家‘;一方面我过早的踏入社会,过早的理解了,生活与人生。这两方面在我身体形成了强烈的冲突,我既无法摆脱现实的囚笼,也无法达到虚构的中心。一半虚幻,一半现实,让我时常陷入痛苦的深渊中。向左还是向右,我总是弄不清自己的定位,搞不清自己的方向。我多次任性的尝试网络小说写作皆以沉沦虚幻告终,我也多次想睁开眼认亲现实,描绘现实,却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没有深度的躯壳。我知道了,我缺乏的是学习!
后来我成为了一个不合群的人,我拿工作以外的时间疯狂的阅读,哲学,文学,心理,科普等知识。我的阅读是分散的,碎片的,别人是一把一把的往脑子里抓芝麻,我是一粒一粒的捡。捡到中途,我已经分辨不出什么是芝,什么麻了,捡到什么就是什么。不成体系,乱成一团,就像山里的垃圾一样。是的,我得到了些什么。我不再是一个一无所知的人了,可是我依旧是那个一无所有的人。同龄人都早已在工作和婚姻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而我却想入其法而不得入门,想要找个伴侣却没谈过一个女朋友。
有时候我在想,叛逆至此,那些得到是否值得,是否值得那些失去?没有人会回答我这个问题,除了我自己。我想,我还是觉得值。至少因为写作,而克服的那些困难是实实在在让我变得更加强大了的啊。
既然值得,那么肯定得坚持,因为只有坚持才能看到终点。写作到了这个阶段,我的身心已经不再惧怕孤独和恐惧了,也不会再动不动情绪爆发了。我到了一个真正应该去学习写作的阶段,我已经初步具备了写作的某些条件,我该改变自己的观念,更新一些认知,真正的跨过写作的那道若有似无的门槛。学着像一个作家一样写作和思考,完善理论知识,补充写作技巧,我需要一个足以拿得出手的作品,让我正式出道。
江湖上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