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794706/2e30f26c395ea51c.jpeg)
清静经第一节末句说到:"人能常清静,天地天地悉皆归"。第二节紧跟上一节阐述了如何清静,"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这里的神指元神,心指元气而成之物。人的元神元气本来是清净的,却被欲望干扰,所以根源在于欲望。排除欲望就能让元气平静,守其元气,就能让元神清静,六欲自然而然不会生长,六欲指的是口鼻眼舌耳意;三毒也会消灭,三毒指三尸,道教认为人的身上有三条虫,分为上尸、中尸、下尸,上尸名"踞",中尸名"踬",下尸名"跻",统称为三尸神,这三尸神每到庚申日就会上天去呈报人的过错,恶事。但这三尸神本身又极其可恶,它们不但呈报人的过错、恶事,还会引导人做恶事,所以道教有个名词叫"斩三尸",若欲得道,必斩三尸。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心是由元气结成的实物,所以欲望不生,则能看见心形物的本源。"三者既悟,唯见于空",不再执着于外物,便能进入一种真空的境界。"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如果到了真空的境界,便到处去告诉人,我已得道,恐怕要招人笑话。因为"真空"也是一种状态。修炼到连真空也没有了,最后连寂也没有了,欲望自然而然不会再有了。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凡人被荣辱、得失纠缠,做事首先考虑利害关系,事后又常挂念,做不到事来则应,事毕则忘,所以无法清静,不能做到清静,就无法得道。那些得道的人,是自然而然做到的,道本身不生不灭,没有无没有有,所以"实无所得"。为了教化众生,才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得道,能理解这一切,做到清虚之人,自然能通大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