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之前,炎炎夏日 ,行车将近两千公里去到了敦煌,跟在导游的身后进入石窟,人挤人挨 ,耳塞也不是很灵光 ,一圈下来 ,粗略了解了敦煌石窟的一星半点 ,倒是石窟外对修复文物的工作人员之樊锦诗记住了名姓。 月初收到信息,说是将在绵阳博物馆开展敦煌莫高窟壁画展 ,心中一热腾 ,在周六一早出发去往博物馆。心急事缓 ,到了馆前才发现门还紧闭着 ,10:00才会开馆 ,还有个把钟头呢 ,于是决定先去逛一圈富乐山。富乐山的春夏秋冬 、晨午夜景都已了然于胸 ,只想遛遛时间,却不期然与另一种美景邂逅:阳光映照树林间,这一颗带花的果实如婴儿吸奶般吮吸着暖日的光芒。 这雕梁画栋 ,浅绿湖面忽有一种与颐和园美景相媲美之感。

流连于富乐美景中,超时大半个小时后来到了博物馆。馆门前竟然排着一长列队伍,扫码入场。

行走在悬于崖壁的栈道上,各式雕像仍需仰望方得以窥全貌——手扶栏杆,趋步向前 ,生怕一脚踩空掉下悬崖却又舍不得错过壁上石雕美景,一路的担心一路的视觉盛宴,这种交织的心情至今都还清晰地停留在记忆中。进入博物馆首先看到的这一幅《麦积山石窟》瞬间将我带回到了当年游览麦积山的情景中。
再看《莫高石窟》,站在俯视角度的画像前,才惊觉当年的行走真正尤如井底蛙:顶部竟是如此大一片茫茫荒漠。

一群莫高窟的守望者——文物修复工作者一代又一代如一日的守护,到运用高科技来传承,如今更多国人能在家门口一睹千年文物 。

对照文字说明,我逐幅细赏,居然也品出了一点点“味道”——九色鹿救溺人流传甚久 ,飞天者非全女子,阿难的敦厚 ,反弹琵琶的高超技艺,千手观音并非春晚舞台的首创……

永远的敦煌 莫高守望——又一场“饕餮盛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