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沉淀-功利

作者: 也尘 | 来源:发表于2021-03-26 22:58 被阅读0次

    让我们不妨把眼光投向人类社会,把时间放得更长远些,把维度扩充得更宽泛些,百年前,千年前,上至帝王卿相,下至黎民百姓,从众多的历史事件得出至简道理的过程必然如同自然科学归纳总结的过程,是一个“明晰”的过程,“沉淀”一词恰如其分。

    两千多年前的《左传》,记载了这样几个故事:

    晋献公的宠妃丽姬为了立自己所生的儿子奚齐为太子, 明则“说服”晋献公委以重任,派各位公子戍边,实则疏远各位公子。之后,丽姬贿赂男宠梁五和东关嬖五,嫁祸申生试图毒死晋献公,公子重耳,夷吾有谋反动机,最后申生愚忠,被迫自杀,重耳,夷吾逃往他国,奚齐成功上位。

    费无极为太子建迎娶秦国公主,出于谄媚直接把公主送入楚平王寝宫。费无极当然担心太子建继位后遭遇杀身之祸,向楚平王进谗言,逼迫老师诬告太子谋反,欲致太子于死地。遭到拒绝之后,楚平王杀戮伍奢,演绎了后来伍子胥出昭关,全心辅佐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鞭尸平王的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故事。

    丽姬废长立幼,费无极残害忠良,两件看似毫无相似的事件,背后隐藏的是“追求利益”的共同出发点:丽姬知道“母以子为贵”,只有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她的待遇才不会动摇;费无极很清楚自己性命攸关,不惜一切代价杀人。说到底,每个人在追求自己的利益,而采用了手边可以利用的办法,策略,同时制造了强有力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一箭双雕,既遮掩了背后动机,又增加了说服力。品评人的品性仅仅停留在事件表面,识别背后真正的动机或许才可以辨别言语真伪。

    讲书的人在此给了一个画外的提示,他说在《左传》跨越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先后发生了大大小小四十多起父子相杀,兄弟戕害的事件,毋庸置疑,每一个事件均有它独特的表现,但是利益冲突却是历史舞台上永恒的话题。春期,战国时期,社会巨变,利益之争代替周礼制定的社会约束框架,是社会的选择,是历史的进步。

    秦惠文王即位,辅佐秦孝公“内立法度,务耕织,外连横而斗诸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的商鞅被车裂,生前所制定的法令依旧大行其道,说到底,是为了给因变法触动了利益的保守贵族一个台阶下。范蠡泛舟江上,张良告老还乡,盛赞”功成身退“的同时隐喻的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帝王利益的不可觑觎。

    历史沉淀的意义在于去除覆盖在表面的,导致人们错觉的障眼之物,比如剔除当事人的身份,剔除掩盖真相的理由,剔除了形形色色的手段,而最终获得精简核心-功利。

    有人说利益关乎生死,当然要争个你死我活,凡夫俗子,又何尝不深陷利益的泥淖:

    好的产商不惜斥巨资收购同类产品,无非是铲除市场竞争者,实现产品利益最大化,到头来还需以整合市场,调整策略为说辞;

    夫妻离婚大战,雇佣律师团队,不惜百般诋毁对方,获得财产分割最大化。律师美其名曰为保护当事人利益,维护正义;

    朋友反目,最终还不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还必须要套上道德败坏,人品低下的恶名。

    历史上不断上演的纷争,只是放大版的利益冲突。小的利益不屑,不被争论,也只是因为当事人寻找到了另一个利益点,“两害相权取其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不是透着无力的悲凉?真相多半有点残酷。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白花花的银子一定不是用来奖赏道德的。两次对华发动鸦片战争的帕麦斯顿,他不是在卖弄时髦,恰恰是真实得不能再真实得真知灼见。

    “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胀的东西。”读起来是不是毛骨悚然?

    “每个枕木下都有一个屈死的冤魂”利益压榨的活生生例子远远比硝烟四起的战场沉默多了。

    历史就是这么边走边沉淀,虽然有点残酷。人们谈“利”色变,“铜臭”成了最为鄙夷的东西,成为了衡量一个人重要的道德标准。

    好在出现了转机。英国的边沁是功利主义的创始者,密尔是边沁的得意弟子,他把边沁的理论发扬并且提升。《论自由》是密尔的代表论著,被列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著作,一经问世得到了高度评价,被誉为“肯定人类个体的个性不可泯灭的价值最优雅,意义最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宣言”。它不仅为西方的民主制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反对派极力从其中寻找有力证据的重要典籍,理论价值的严谨与卓越可见一斑。

    相对于“天赋人权“的自由理论,密尔提出了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自由论断,他第一次把功利(之前为人们所不齿)由原来的伦理范畴扩充到社会和国家层面,强调了功利在考量社会职能时所起的重要和积极作用。密尔另外著有《功利主义》,在书中密尔奠定了功利主义是唯一能够奠定各门社会科学的伦理基础的理论。同自由主义契约论相比,功利主义并不把永恒真理诉诸于上帝或人的理性,相反它把人的日常经验作为其论证基础,更加合理,也更具有现代性。

    历史再次开了一个玩笑,功利,永远纠缠在每件事件中,永远被压抑在阴暗角落,终于有了走进阳光下的机会,如同奉为神坛的道德回归到平常的地位一般。

    功利第一次被正视,被以一个正面的形象加以肯定,并且成为衡量善,有序,有效的重要标准。

    历史所沉淀的功利本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没有善恶,没有高尚和卑贱。功利被人唾弃只是因为获取它的手段卑劣而“殃及池鱼“。

    历史沉淀的意义不在于教会后人怎么做,但是它绝不粉饰太平,它只是毫不保留地揭示真相:世界如此运作,每个人有必要遵循它的规则行事。

    现代社会行进中的“功利”提法比比皆是,不再是一个人人喊打的词语:政府施政于民宣讲的是考虑人民的利益;国与国贸易谈判追求的“双赢“,”互利互惠“;商家会采取“让利“策略提高知名度。

    功利已经从阴暗的角落名正言顺地走到前台,在政治,经济舞台扮演重要的角色,无时无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正是历史沉淀所赋予它最合理的地位。

    功利无处不在,它不会因为人们的“掩耳盗铃“而淡出视野,也不会因为人们的鄙视而退出江湖。与其赋予它不合适的成见,不如勇敢面对它的真实存在,不回避,不逃避,不自欺,如同对待自然规律一般,认清它,服从它,利用它,最终与它和平相处。

    只有坦诚正视,人们才可以缓解关系期望中的利益冲突,采取正当的办法获得满意的平衡关系;才会识别打着功利幌子的欺骗,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才会去除试图遮掩的五花八门的说辞,避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噱头。

    获取自己应得的正当功利,不但理所当然,而且应该引以为豪,它是一种对社会他人负责的行为,也是维系社会公平,公正的必要手段。

    愿每个人在功利面前,睿智,勇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的沉淀-功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zs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