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11-20

2018-11-20

作者: 狂鸾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13:58 被阅读0次

    金融学笔记

    第一篇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流通

    第三节 当代货币层次划分与计量(2018-11-16)

    一、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

            信用货币—— 现金 、存款货币(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二、货币层次划分类别

    M0(现钞)——居民手中现钞和企业单位备用金。

    M1(狭义货币)——M0 + 商业银行活期存款。货币供应调控政策的主要对象。

    M2(广义货币)——M1 + 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

    60分钟

    三、货币的计量

    狭义货币量——M1

    广义货币量——M1 + 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货币存量——货币供应量,一国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存款货币的总量。

    货币流量——货币供应量,一国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存款货币的总量。货币流通速度×(现金+存款货币)M1

    75分钟12:40-13:55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流通

    第一节货币制度的内容及构成(2018-11-16)

    信用货币未完全脱离金属货币制时,确定货币单位的的值主要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当黄金非货币化后,主要表现为确定或维持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或世界主要货币的比价,即汇率。

    30分钟)14:00-14:30

    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类型及演变

    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本位——信用货币

    理解发行基金、业务库及央行和商业银行调配发行基金的方式。

    第三节  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

    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2、汇率制度的安排;

    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二、国际货币体制演变过程

    国际金本位(1929-1933金融危机将其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牙买加体系(1971年1月)

    小结:

    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就是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记住国家货币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区域性货币制度——西非、中非、东加勒比、欧洲货币联盟

    14:55——15:25(30分钟)

    第三章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概述

    一、汇率

    1、汇率对内价值(体现在对内购买力上)和对外价值(等额本身用另一国对应货币价值)。

    2、汇率标价方法:直接标价、间接标价

    3、汇率种类

    按汇率制定方法分:基准汇率和套算汇率

    按国际汇率制度分: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按汇总方式不同分: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按外汇银行营业时间分:开盘汇率和收盘汇率

    按外汇交割期限分: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按对汇率管制角度分: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按买卖外汇差异分: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二、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1、汇率决定因素

    金本位制汇率决定因素——不同币种间的货币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

    信用货币汇率决定因素——购买力平价、心理因素及利率平价

    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外汇市场供求状况

    2、汇率决定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有国际借贷学说——铸币平价决定

    购买力平价学说(购买力平价理论又为分绝对购买力和相对购买力)——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

    汇率心理说——外汇借给需求决定(边际效应价值论)

    货币分析说——假定本币与外币资产之间有完全的替代性(弹性分析和黏性分析法)

    金融资产说——本币与外币之间不具有完全替代性

    3、汇率的作用与影响

    进出口贸易影响、资本流动影响、市场价格影响、金融资产选择影响

    三 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演进

        (一)汇率制度的演进

    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二)汇率作用与影响

    汇率对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市场价格以及对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

    (三)汇率制度的安排

    两种制度: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后)或固定汇率(金本位)。

    第二篇 信用与利率

    第四章 信用的演进

    本章主要无讨论信用的基本范畴:信用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信用的基础与特征、信用的作用及影响、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的基本构成。

    第一节 信用的含义

    一、          首先范畴——诚信

    信用

                  经济范畴——借贷(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诚信与信用的关系:前者为后者的基础

    第二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用的产生——私有制,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二、借贷形式——实物借贷、货币借贷

    三、金融、信用与货币——信用与货币都是价值运动的形式。货币是信用的一种工具,信用加速货币的流通,信用的扩张会增加货币的供给,信用紧缩减少货币供给;信用资金的调剂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结构。当货币和信用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时,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范畴——金融诞生。金融是货币和信用活动的融合体。

    第三节 现代信用及其作用

    一、现代信用分类(集中于投资和融资)

    (一)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票据、有价证券、黄金外交易、资金拆借;

    间接融资——银行

    (二)国内信用与国际信用

    (三)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

    1、债权融资——通过建立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按融资合同约定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偿还本金。债权人除有权要求债务人按期支付利息权利外,对债务人无其他权益要求。债权融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信用、政府国债、企业债券等手段。

    2、股权融资——投资方与融资方的关系为双务合同关系。投资方提供资金的方式是入股而非借贷。对于投入的资金不能要求企业偿还,可要求融资方从收益中取得回报。

    3、区别——债权融资无权享有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收益分配的权益;股权融资则反。

    4、债权融资规模>股权融资规模

    (四)企业信用、银行信用、政府信用和个人信用(融资主体区别)

    1、企业信用

    (1)商业信用——商业票据,用于购销合同。融资规模小,期限短;

    (2)银行贷款;

    (3)企业债券融资——短期债券<一年,长期债券>一年。为企业筹集巨额资金;

    (4)企业股权融资——股票融资规模<债权融资规模。

    2、银行信用

    银行通过其本身的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作为债务人和债权人从事经营活动。

    3、政府信用——公债、国库券、专项债券、银行透支。

    4、个人信用——个人作为债务人的借贷活动。

    5、其他信用——民间借贷。

    二、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一)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1、经济主体的划分:个人、企业、政府、金融机构、国际收支。

    (二)现代信用活动的特征

    1、信用关系成为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2、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风险与收益是相互匹配的;

    3、现代信用活动中,信用工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4、现代信用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信用中介机构及其服务。

    三、现代信用的作用与影响

    (一)现代信用在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1、促进社会资金合理利用;

    2、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3、推进经济增长。

    (二)现代信用与信用风险和经济泡沫

    第四节  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

    一、信用制度

    广义信用制度——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及流通方式、信用机构和信用管理体系形成的统一体。

    狭义信用制度——国家管理信用活动时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二、信用机构

    (一)信用中介机构——证券公司、投行;

    (二)信用服务机构——信息和投资咨询公司、评估公司、征信公司、律所、会计所等。

    (三)信用管理机构——央行、证保监会、银监会;

    三、社会征信系统

    信用档案系统、信用调查系统、信用评估系统、信用调查系统、失信公示系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11-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zt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