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作者丛非从,心理学大咖,我非常关注他的微信文章。作者文笔细腻,如抽丝剥茧。
看完这本书之后再回来看题目,可以这样解读:我们以为我们的爱是爱,但是,我们可能连自己都不了解,更不知道与“你、我、他”之间是怎么回事,所以,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当带着一种自以为是的爱去爱的时候,就演变成了各种关系的混乱纠缠。当有一天,真正了解自己、懂得之后,才知道怎样去爱。所以:原来,懂比爱更重要。
懂是什么?是对这个世界的解释,是对人与人关系的理解,是对自己的了解。所以,连“懂”都不懂,拿什么谈爱,怎么去爱。
一、爱是什么?你懂吗?
世上没有相同的人,也没有相同的爱,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爱的逻辑去演绎着爱的关系。爱,首先是要有能力去爱的,就像一杯满溢的水杯,是可以付出和给予的;然而,很多人爱的能力往往是空杯的,于是会强迫别人来满足自己,会强迫别人“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这种爱,不是爱,是在要爱,是在要别人来满足我。可以想象,两个满杯的人在一起,能够互相给予;一个满杯和一个空杯在一起,一方也可以给予另一方;但是,两个空杯在一起,就都会向对方索取,没有被给予、没有被满足,就会发生强迫般的怨恨情仇。
“杯子里的水”是哪里来的?再打个比方,“杯子”像电脑,“水”像电脑系统,电脑在被植入系统之前是不能够运作的,这又有点像一般人没有五六岁之前的记忆一样。在五六岁之前,这个系统主要由原生家庭植入,家庭关系、亲子关系起主导作用;在青春期之前,系统主要由个人对这个世界的体验继续修正;之后,系统形成了一套自己很自洽的逻辑,到处去投射、移情。
为什么很多人“爱的杯子”是空的?一方面,源自原生家庭的影响,没有被装满,有的甚至被装了劣质水;另一方面,源于自身的不知不觉,已经装多少就多少吧,自己不知道也不生产了。原生家庭是每个人无法决定的,但自身的觉察和反思就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了。所以,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要帮助人们怎么去“懂”,从心理学视角给出一个去觉察反思的方法或路径。不管以前怎样,当我们知道了,懂了,就能够去改变,就可以更好地去爱。反之,是在用一种模式过一生。
二、怎么懂他人?
最初那个呼喊“你若懂我,该有多好”的人,不过是个躲在角落里索取的人。与其这样,不如走到阳光里去,做个付出者,照亮角落里的人,那么,你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丛非从
首先,要懂心理投射和移情。丛非从讲:所谓投射,就是他把他心里的东西拿出来,然后给你。移情就是他把对于其他人的情绪转移到了你这儿来,你就不小心撞到枪口了。
负面投射,比如“指责、否定”,就像对方扔过来的石头。被对方攻击时,不论你是辩解反击,还是认可难受,都是在认同,也就是被石头击中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其实,你还可以不认同,就是我并不在乎,我可以认可你的道理,但我并不认可你的攻击。打一个比方,向一个人扔石头,一般都会被对方反击;但是要是向一个巨人扔石头,巨人并不会在意,因为巨人很强大;但要是向一个小人扔石头,就会是致命的,因为小人太虚弱了。巨人和小人是自我价值感高低的一个比方,丛非从讲:自我价值感高就是,我接纳我现在的自己,欣赏自己,并且在我想成为自己的路上。反之,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是不接纳自己、不欣赏自己的,太需要外在的肯定了。我们就是这样用“否定、指责”玩儿心理投射的;但看到正面投射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那些“喜欢、理解”的正面投射,比如“喜欢”,我们要分辨出,对方是在用“他心中喜欢的你”对你不断投射、移情,还是在喜欢现实中真正的你。但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投射,目的都是要对方满足自己。
理解移情,可以参考费斯汀格法则。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即“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
费斯汀格举了一个例子具体诠释这一法则。卡斯丁早上洗漱时,将自己的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顺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一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卡斯丁心疼手表,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然后冷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气与之激烈争吵。一气之下,卡斯丁直接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马上转回家。可是家中没人,卡斯丁只好打妻子的电话要钥匙。妻子慌慌张张的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一个水果摊,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离开。待门打开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经迟到了15分钟,挨了上司一顿严厉的批评。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他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迟到被扣了当月的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比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被淘汰了。
一般的道理是在讲: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发生一系列事情就是那另外的90%。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试想,卡斯丁在那10%发生后,如果换一种反应,比如,安慰儿子:“不要紧,手表摔坏了没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这样儿子高兴,妻子也高兴,他自己心情也好,那么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其实,在费斯汀格法则的这则故事中,就是不断的移情导致的结果。
三、怎么懂自己?
“成为最真实的自己,其实在哪儿和谁都一样幸福”
——丛非从
丛非从讲: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向上是一个本能。当你满足了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时候,你想不向上,想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都很困难。但问题是,我们太不接纳自己了,太爱评判自己了,也太喜欢用外界的“应该”来评判自己怎样才是好的,怎样是不好的。但是奇怪的是,自己怎么能够接受外界的评判呢?因为心太空了,安全感和归属感太差了,所以,需要别人给予。
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建立,源自于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会给孩子灌注满溢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会认为自己是好的,这个世界也是好的。而且,这样的孩子不会轻易被外界的心理投射伤害,也不会去强迫他人;同时,也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做好该做的事,就会去认真思考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但现实中,我们大多开着“豪华的评判车”在“该做的事”这条路上疾驶,却在“想做的事”这条路上一无所有地迷失。所以,会迷茫、会困惑,该停下来,好好想一想。丛非从给梳理出了一个思路:慢就是快;也给了一个办法:做真实的自己。真实的人敢于面对得与失、成与败,他只想做他真实的自己,不控制,不刻意。所以,慢慢地去做真实的自己,梦想就会逐渐清晰呈现。而且,实现梦想没有努力、没有艰苦,因为实现梦想的所有付出都是发自内心的自愿,有谁要是在努力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肯定不是真正喜欢这件事。你真正想做的事,是不需要努力的。
四、怎么懂你的TA
其实我们可以换种方式去要爱,那就是先把自己的爱给出去,然后再接受。我们可以保留着我们的期待,只是换一种方式去完成,那就是以他的方式去做。
——丛非从
首先再深入理解两个词:期待和关怀。
1、期待。我们往往把爱和期待混为一谈,丛非从把爱与期待比作一条杠杆的两端,也比作硬币的两面,期待与爱同在,有爱就有期待。但是,丛非从也识破了期待的中转心理过程:期待的是我世界里认为的好而不是你世界里认为的好。
2、关怀。不是所有的关怀都叫爱,有一种关怀叫做关怀强迫,特指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喜欢关怀别人,不去关心别人自己就难受。
过度期望他人,强迫关怀他人,都是一种强迫。这样的人最喜欢把自己认为是好的和对的东西强行要对方接受,而不是顾及他人的需求程度和需求内容。没人喜欢被强加,当一个人被强迫关怀的时候,要么反抗,要么顺从。丛非从列举了真正的帮助和关怀的两个共同特点:知道别人的需求的内容和程度,并在他人舒适的程度上给予;我愿意给出,但不强求对方接受。所以,真正的理解他人十分重要,需要打破两个执着:1、打破自己自以为是的对方需要,哪怕你又认为这是全世界的人都会有的需要。2、放弃对对方需要的现实关怀多于情感关怀的需求的执着。简单说就是:走出自己,才能懂得他人;懂得他人,才能真正关怀。
丛非从列举了几个过度关怀事例:“一个妈妈会在秋天刚刚开始来临的时候,就展开秋裤大战,想尽包括“断网、炖肉、逼婚”等招数让子女穿上秋裤,招招毙命。会为了满足子女的胃口而挖空心思做他想吃的各种菜,会为了知道他喜欢什么而费尽心思,会知道了后一直做直到他吃到吐。各种关心,生怕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而产生疏忽。我见过一个妈妈曾经为了照顾孩子,自己的工作跟着孩子考学的城市走。也见过一个妈妈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写到很晚,她陪伴的方式就是孩子不睡她也不睡。孩子说妈妈不用陪先去睡,可是她就是要在一边看着才心安。可想而知,这个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压力而无法安心做作业。一个恋人也是如此,会在感情与婚姻里鞠躬尽瘁,会为了讨好百般周折,会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也有的恋人每天都会关心睡得如何,吃得如何,身体如何,方方面面无比细致。我还见过一些恋人,更多的是男人,他们会觉得:你要什么我都给你,宝马车给你开,给你买你要的任何东西,为什么你还不满足?女人也会如此:我什么都给了你,为何你不珍惜?”
这种对他人的强迫,根源在于自身的匮乏。人,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自身匮乏的时候,就需要从别人身上来要,特别是向与自己最亲密的人要,向父母要、向孩子要、向恋人要。这种抓取的力量有多大,他们往外挣脱的力量就会有多大,也就是说,这种爱已经变成了控制。这种“非爱行为”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行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丛非从讲,我们自身缺乏安全感的时候,总是期待有人能够给我们安全感;我们缺乏爱的时候,总是希望有人能爱我们;我们缺乏心理营养的时候,总是希望有人能够照顾我们。而我们每个人也会通过自己的模式来满足这些需要,比如有的人比较厉害,他会指责和抱怨;有的人比较善良,索取的方式就会比较隐性,通过“对你好”来达到“你对我好”的目的。这样的爱都不是真正的爱,这样的爱是有条件的。
对于这种内心的匮乏,丛非从也给开出了药方:好好爱自己。爱自己就是要先满足自己内心对爱的需要,把自己照顾好,把自己内心的匮乏用自我接纳、自我关注喂得饱饱的。“杯满自溢”,当你内心充满了爱,你就不会再去要求他人来补偿你,你才能放手,拥有轻松的关系。
五、如何改变,把自己变得更好?
没有一样改变是可以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的。当然这些牺牲并不只是金钱、时间和精力的牺牲,而是有更潜在的和固化的牺牲。
假如你可以改变,你想要为改变付出多少来实现呢?
——丛非从
每当发生一个类似的或相同的情境的时候,我们的反应和应对方式都是雷同的,是无意识的。做个类比,电脑系统是意识不到自己有系统的,但是,如果你觉察到自己的这个“自动化反应系统”就能够看到系统的BUG,就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
觉察,只有觉察才能够打破自动化反应这个魔咒。打破这个魔咒,我们将获得新生,得到真正的自由。丛非从讲:自由就是当面对压力情境,我可以不再被潜意识里的恐惧推着自动化反应。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来决定如何应对情境。觉察会让我们体验到存在,而不是再被外界的事物淹没和解离。那一刻,我们成了自己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