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读书心得

《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读书心得

作者: zhangweixiao | 来源:发表于2018-10-05 07:09 被阅读0次

    2018-10-05

    一、懂别人

    1、希望有人能懂我(我若懂你,该有多好)

    唯一可能懂你的只有你自己。和自己交流是非常美好的事情。索取给人压力,只有不索取、敢付出的心,才是有力量、最富有的心。

    2、想分手的时候(最爱的人未必适合在一起)

    你觉得感情到了尽头时,先问自己:你想要什么?这份感情里有没有?如果有,就可以继续;如果没有,就要勇敢的分手。

    3、受过伤的人(你以为的爱,意识就在你手上)

    对于他的恐惧,你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通过强大的爱来融化。他对你好时,你对他好,他对你不好时,你理解他的恐惧而对他更好。

    如果你的爱没有他的恐惧强大,你就无法走出这个障碍。

    4、暧昧已久,该不该表白?(他喜欢我吗?不要被自己骗了)

    你的感情是独立的,你不必猜测对方如何,只需了解你对他的感受、你想要什么、你愿意付出多少勇气和努力,就够了。

    5、“看不惯”的时候,我们发生了什么?

    让你“看不惯”的人,其实是来帮助你修行的。

    碰到看不惯的人,你先问自己:是不是所有人都受不了他的缺点?显然不是,否则他根本活不到今天。

    试着练习,将对方你讨厌的特点放到自己身上,追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接受?它触动了你什么?找到背后隐藏的恐惧。

    你看不惯的人身上,往往有你最不具备、最该学习、却感到为难而不想学习的东西。

    6、我们要不要带上面具来适应社会?

    如果你只能和合得来的人相处,你就会错过很多风景。

    7、你说的很对,但我听着不舒服

    问题。沟通时常常遇到以下情境:你说的在理,但伤害了我的感情;你说的不再理,而且伤害了我的感情;你说的很偏执,激起了我的反抗和愤怒。

    分析。这是因为沟通中,除了语言信息外,还夹带了很多攻击性。

    攻击性的作用:证明自己是对的,借以展现自己的价值;不能证明自己对时,证明对方是错的;逻辑上不能证明对方错时,在心里觉得对方错。攻击性就是通过这一系列心里游戏来实现自己的优越性。

    交流,首先是情感的连接,然后才是语义的沟通。没有连接,就无法交流。

    做法。(1)倾听。你觉得对方不说你也知道,那只是一种臆断。倾听才能建立连接。

    (2)尊重。就是放下“我是对的”的执着,允许对方和自己不一样,并愿意保持谦卑的姿态来让你感到舒服。

    (3)好奇。好奇每个人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不是分析,而是好奇。新鲜之后,进而敬畏。

    (4)出发点。小心地检查自己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是否夹杂着优越感的动机?

    8、别人的否定和指责为什么能伤害到你

    问题。总是遇到身边的人指责和否定我,对我伤害很大。

    否定和指责都是一种攻击,无法躲避。

    急着否定对方或为攻击辩解,都是被对方带走的表现。攻击引起了你的防御,你已经被他的话题所控制,你从你的世界,被对方拉入他的世界。他赢了。

    别人的攻击,是个扣帽子的过程。扣帽子是他把心里的东西拿出来,投射到你的身上,那是别人的问题,并不是你的真实发生。投射中常常夹杂着移情,把对别人的情绪转移到你这里来。

    你急着否定或辩解,说明你认同了别人的话,当成了事实,然后运用防御机制来使自己好受点。认同不认同,这已经是你的事了。

    面对攻击,思考对方把什么带来了,他为什么带来。

    成长,就是把道理一点点碾碎,然后内化到心灵里。

    9、争执经常升级

    对方批评你一句,你反击,双方越说越大,不可开交。

    这是两个人间互相否定的游戏,心里要的其实是尊重。这是两个尊重匮乏的人,使尽浑身解术向对方索取。

    你要想明白,你是选择发泄情绪,还是想解决问题?

    10、怨恨和报复

    恨是一种情绪,它积压在体内,是一种毒素,不停地伤害自己。

    等你成熟后,你就会明白,任何人都是应该也值得被宽恕的。但不是所有人能轻易宽恕对方,那需要很大的爱、很大的心理能量,才能原谅对方,博爱众生,兼济天下。

    或者,我放下恨,并不是因为原谅你,而是想放过自己。我不再向昨天的你要,我可以向今天的自己要。

    11、不是你尊重他,他就得尊重你

    我不小心碰到别人,我说了对不起,但他将我骂了一顿。

    当你说对不起的时候,心里有一种期待,就是对方笑着说没关系。这是一种思想绑架,一种不尊重。付出时,常常期待能得到。

    我们要为了良心而做,做是自己的选择。承认自己不是圣人,我们很匮乏,并因匮乏而索取。最后,我们想要,但要允许我们要不到。

    12、没有人忽视你,那是你的假设

    很多人还没有去做,就假设对方会忽视自己,然后陷入烦恼。

    这是因为他的自我价值观过低,经常用敏感的大脑假设被忽视被拒绝,然后将假设当做事实。

    我假设你会拒绝我,所以我先抛弃你,这样我的自尊会好受一点。

    其实,没有人会100分地重视你,也没有人会100分的忽视你。

    13、我是为了你好,所以你要听

    家长和朋友经常为了我好,让我做这做那。

    打着“为了你好”的名义让别人改变,是很常见的事。

    当善意成为强迫和控制的时候,就会出现恶意的结果。

    首先,你要分析,是不是真的“为了对方好”,还是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为自己寻找价值感,或者是应对自己内心的恐惧。

    其次,即使你完全是善意的,也要考虑对方的接受能力和当时的情境。如果你想改变父母子女,一定要考虑到他们在特定时代和经历中形成的世界观和你根本不一样,你要尊重别人的命运。

    最后,尊重他人的选择。你可以建议,但不能剥夺别人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更不能在对方没有接受你的建议时,对对方进行惩罚。

    二、懂自己

    1、不要说你一无所有,你还有病。

    所有负面情绪提醒我们内在有地方被卡住了。

    看到自己的病,拿回自己的责任,改变自己能做的部分,结果就会跟着改变。

    2、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愿做自己

    成为真实的自己,无论在哪儿还是和谁在一起,都是一样幸福。

    3、找到内心真正想做的事

    如果你不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是什么,可以通过什么也不做来发现。

    4、你不必做到100分,才能幸福

    你不必做到100分,你从61分提高到了62分,就应该好好欣赏自己。

    你不可能所有方面都擅长,与其避短,不如扬长,因为避短常常以损长为代价。但这需要你放下一些安全感,坦然面对自己的一些地方不如别人。

    5、迷茫

    迷茫是伴随你一生的状态,与年龄无关。

    迷茫是一种很普通的情绪,使你更好地认识自己,避免盲目。

    我们应该接纳迷茫,带着迷茫前行。弯路必不可少,弯路自有风景。

    6、拖延

    我想做的很多,我对自己要求很高,我不能接受自己做不到,害怕自己犯错,所以我先拖延。

    不必做了就非要做好,只要去做了,就应该欣赏自己。

    7、面对失败

    不是说制定的计划就不允许修改,不是说制定的目标就必须实现。我会努力,但我不会太和结果较真。

    敢于失败的人才敢于成功,如果你连失败也不怕,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的脚步。

    8、努力是种病

    你必须减负,拿回时间,你才能找回创新和主见,你才能精进,才能愉快从容,才能工作得心应手,找回生活的热情。但这也有代价,减负、删工作量、拒绝领导,是一件很需要克服安全感的事。

    9、挫折下的无助感

    无助感之所以会控制你,是因为你认同了它,把它当成了全部。

    无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大,我们被感觉所控制,无限放大,最后将自己淹没。

    接纳无助,不需要为无助而否定自己。我在这儿,无助也在这儿,它和我在一起,但它不能掌控我,我的无助不是我。我能看到我的无助,它就像一个玩累的小孩。

    接纳无助,就是承认它是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接纳就是了解无常。

    无助感是人类发展出的伟大情感和智慧。懂的人,它可以帮助你进入天堂。没有无助感的人生就像温室的花朵,一次小的挫折就会击垮你。

    经历一次无助,人生就被拓宽一点。

    人生就是一个情绪不断起伏的过程,过去了,你就是赢家。貌似只要你活着,就没有什么过不去。

    10、在适合的年纪做适合的事

    乔布斯说:人生只要有够用的财富,就应该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情感,也许是艺术,也许是一个儿时的梦想。无休止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变成一个怪物。

    不要为了一点安全感,去阻止我们现在想做的事。现在我们能做的事,往往就是以后失去的、怀念的、后悔的。

    11、寻求关注

    希望被绝对关注、害怕被否定、希望被当作世界中心,这些都是婴幼儿的需求,如果那时没有被满足,心里就会多一个洞,以后的几十年中总是企图将洞填上。

    最好的修行方法是:看到。看到你的伤,看到你的渴望,看到你用什么方式在要。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接着和自己玩,要不要把责任嫁祸给对方。

    三、懂你的另一半

    1、单身是一种习惯

    单身,一般都是自己的选择。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有时候,你害怕选择了这一样,就失去了那一样。

    2、爱

    真正的爱是连接,绝不是远离。

    3、家庭

    亲密关系是修炼自己的最好地方,这里可以暴露自己的很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自我提升。

    冲突本身不可避免,因为没有需求完全一致的两个人。

    4、关怀r> 没有被收到的爱是无效的。

    真正的关怀者应该了解对方的需求内容和强度,然后用对方舒适的程度上给予,但不强求对方接受。前提是理解对方。

    5、先爱伴侣,后爱孩子

    当夫妻关系失衡或模糊时,孩子潜意识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弱势一方,而没心思做自己该做的事;当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具有双重标准时,孩子潜意识就很难遵循一个固定的标准,表现为精力不集中;当父母在各自权威角色上缺失时,孩子内心失去权威,需要再找一个可以依赖的权威代替,网瘾等瘾症就是这样一种替代品。

    孩子的行为象镜子一样反映了家庭系统运行的情况。

    当孩子成为其中一方家长过度关注的中心,这方家长常常会把对伴侣的期待也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取代另一方家长位置的孩子的良知感到歉疚,这种压力会迫使他渴望自由和逃离家庭。

    不要否定伴侣作为孩子父母的身份,这就等于否定了孩子的一半。

    对孩子来说,父母关系的和谐是健康成长的最坚实基础。

    6、当父母想修正孩子的行为时

    孩子玩泥巴、说脏话等“不合理”行为,是因为孩子的部分内在需求没有被满足,需要通过这些行为来达到平衡。

    父母因宠溺而不去修正孩子的行为,是一种讨好。当孩子将自己放到卑微的位置时,孩子就失去了依靠,只能用放纵自己的欲望来获得心理的满足感。

    成长和探索是人成长的基石,孩子通过不断的象征性游戏来完成对世界的探索,并期望获得父母“你很棒”的认可。

    7、所有安全,都来自于爱

    人有两类基本情感:爱和恐惧。

    对孩子安全感的培养,是一件需要很小心的事情。

    不是你认为爱了,孩子接收到的就是爱。孩子有没有接收到爱,决定着他有没有安全感。经常体验到爱的孩子和体验到恐惧的孩子,差异显而易见。

    当爱多于恐惧时,孩子会带着焦虑去索要爱;恐惧多于爱时,孩子就想封闭保护自己。

    8、家长,请直面你的期待

    家长如果不能有效处理你的期待,就会伤害到孩子。孩子不能做自己,就找不到存在感,挫败感强,自我价值低。

    家长的期待,来自于自己的认识和经验,自己未完成的情节,自己的原生家庭。

    家长要明白,期待只属于你自己,没有任何一个期待是必须有的。要看到自己内心的缺失,关心自己,疗愈自己,避免不合理的期待向下一代蔓延。

    9、爱自己,才能爱孩子

    爱是一种能力,一种情感,一种付出,而不是期待等值的交换。

    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内心就会匮乏,就无法控制情绪。会本能地抓住家人,进行非爱性掠夺和强制性控制。

    只有自我接纳,把自我“喂得饱饱的”,才能放手,拥有轻松的关系。

    四、如何改变

    1、你可能还没有真的想改变

    很多人说想改变,希望找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不需要自己付出或冒险,最好他人或环境能主动满足自己……这只能说,他们还没有真正想改变,而只是幻想。

    人们喜欢将责任推出去,说现实残酷,无力改变。其实,现实从来都不残酷,残酷的是很多人失去了改变的心理力量,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亚龙在团体里放了一个铃铛,叫“不愿”铃,当人们说“我不能……”时,亚龙就会摇铃提醒他:把“我不能……”改成“我不愿……”

    2、为了改变,你愿意付出多少?

    改变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包括时间、金钱、精力,还有很多潜在的和固化的牺牲,例如安全感。

    改变就是要承认自己有问题,牺牲自尊,放弃被动,突破舒适地带,放弃安全感,直面自己的不适应,忍耐心中的恐惧,打破原来的模式,然后,改变才有可能发生,却并不一定发生。

    只有你明白自己愿意付出多少,你才知道自己的决心有多大。

    不想改变,是因为还有所得。按照受害者理论,沉浸在旧模式里,虽然有诸多痛苦,但起码还有安全感,还可以期待别人的改变,而不用自己的努力。

    3、别让你的人生一直在一个模式里重复

    成长,就是从自动化反应到有意识选择的过程。

    4、螺旋向上:改变是怎样发生的?

    改变,需要先解构,再建构。

    改变,都是以改变你对世界的态度呈现出来的。

    拖延,就是意识想干、潜意识不顺从时发展出的策略。

    忧伤,就是把自己弄得没力气,来逃避去做。

    暴脾气,就是把不想做的事,推给别人的一种方式。

    改变的第一个阶段是:认同。当你认同了一个道理,但你整个经验体系和庞大的潜意识并不认同,所以执行的时候,你会遇到很多挑战,你本能地听从经验的指挥进行自动化反应,然后意识的部分又反过来指责自己,你就感到痛苦。

    第二个阶段是内化。你的现状开始失衡(如果没有失衡,你会安心现状,就很难改变),受到外界的某种刺激(一本书、一句话、一堂课、一次挫折等),冲击了原有的价值体系,尝试对你进行解构,你的经验系统和这个外在刺激所呈现的不一样,你的头脑逻辑认为它还很有道理,你尝试接触和认同这个刺激,外来因素企图从意识进入潜意识。

    第三个阶段是混乱。内在体系开始排异反应。

    第四个阶段是整合。对旧有体系进行加工,形成新的价值体系。

    第五阶段是练习和实践。你的新价值体系慢慢在社会生活中适应、长大,知道它象你原来的价值体系一样庞大、稳固,你就完成了改变。

    5、怎样改变他人?

    被否定的感觉是很难受的,所以没有人愿意被你改变。

    你只能通过尊重、倾听来理解他,与他产生连接,用爱、关注、懂得和温暖来满足他的渴望,从他内心深处帮助他看到自己的问题,陪伴他一起成长,然后等待他自己的改变。

    这本书让我在和他人交往时,在和爱人沟通时,在和孩子相处时都有了很多的技巧可循,在解决问题时心理上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多反观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到问题根源,成长了自己,也会收获良好的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懂比爱更重要》读书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if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