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日

作者: Ruiwen | 来源:发表于2015-01-08 20:15 被阅读0次

    说起来上一篇日志还是在高考之后大学之前写的,上了大学以后一直没有写过一篇长一点的东西,一方面是因为懒,一方面是因为实在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前一阵我看到同学的日志总结自己2012年干了什么,一边看我就一边在反省自己。突然觉得不同的人生就好像是不同的电影或者电视剧。有的人好像主旋律片,你看他每天生活好像无聊,但是最后一定是一个大家看起来很好的结局。而有的人的生活好像毛片,每天过得很爽,但是情节单调场景单一,连对白都是那么几句,最后的结局大家也肯定都滥熟于心了。用马基里面矛盾的观点来看,我认为,主旋律与毛片之间的矛盾就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最主要矛盾。既不想活在别人的意愿和价值观里,又不想以前程为代价,与这个世界公然为敌。前者好似卖身,后者如同众叛亲离。比如《麦守》里的霍尔顿,比如大梦一场的董二千,都是生活在这种痛苦的矛盾中的。

    记得台湾的一个电台在介绍万青的时候三言两语地说到了石家庄这个城市,大概意思是说这个二三线城市发展落后,青年纷纷离乡,留在本地的青年前途大多不是很远大(这是那个台湾匪台说的啊和我蹦子关系没有)。于是才会有万青这样的人,才会有“敌视现实,虚构远方”“前已无通路,后不见归途”。其实我觉得这种心态和城市没什么关系。小的时候我们明里暗里都给自己许了一些愿望,大多很伟大,少数很龌龊。这个时候就到了我们该把这些愿望折现的时候了。这就好像每个学期开学我们都会说“这个学期要好好学习啊”这种废话,在前面所说的那种毛片的状态下过了15周,然后到第16周开始傻逼了起来。我觉得我们的矛盾可能也是这样,感叹理想与现实背道而驰的那种撕裂的痛苦时产生的文艺之感,与考数理前夜你骂遍了傅立叶拉普拉斯祖宗十八代,还有你五十多岁的一个夜里拔剑四顾为之踌躇却最终不可避免地软了下去,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因为之前你打算好的很多事,今天突然哗啦一下到你眼前,可是唉哟我操,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想要像之前想的那样,就要卖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只能越走越远。如果我们把你日后的真实成就与你之前的目标之差的绝对值记作Δx,把你自己想做的事与你实际做的事之差的绝对值记作ΔP,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ΔP•Δx >= h/2(其中h为一个常量,在不同的社会取值不同)我们把这个公式叫做海森堡“不准测”原理。

    我希望自己的理想状态是一种“三级片”的状态。如果你看过李渔的《肉pt》就应该知道这个意思。它既有毛片里面愉快的生活,又有主旋律片教育大众的意义,实在是一种完美的状态。如果有一天我向你发去某种祝福的时候说祝愿你的人生是一部三级片,请你一定要相信我是在表达一种好的意思。

    好了,我的话说完了。

    return 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3年1月3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zx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