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作者: 蓝色梦幻_60e5 | 来源:发表于2021-03-23 11:00 被阅读0次

        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了,年味是什么?年味是小时候父母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是饭桌上丰盛的年夜饭,是小孩身上的新衣,是一幅幅红红的春联,是年三十的春晚,是除夕零点的鞭炮声,是大街小巷闪烁的霓虹灯,是人潮拥挤的街道,是家人团圆的幸福时光。

    小时候掰着手指盼过年,记忆中最早的年味是父母忙前忙后的身景,赶集买年货,扫扬尘,洗被褥,屋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年三十一早,村里家家户户烟囱冒着白烟,空气中杂着一股淡淡的柴火香味,大人们在厨房里忙碌着。坝子边的竹林小路扫得干干净净,成了我们小孩玩耍的地方,爬竹子,看谁爬的高,抱着竹子边摇边说,竹儿高,竹儿壮,来年我要长得高,来年我要长得壮,盼新的一年快快长大。母亲说新年的第一天不要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打碎碗,不扫地。没有电视的年代,除夕吃过晚饭后,就早早的上床睡觉,却兴奋得睡不着,新衣新裤放在柜子上,新鞋子是母亲用做衣服的边角料做的花布鞋,正好与衣服一套。一早被鞭炮声惊醒,翻身起床 穿上新衣,母亲已把面条煮好,吃饭时小心翼翼生怕把新衣弄脏。穿着新衣心情美美的和小伙伴们满山遍野的跑。正月初三家里最热闹,也是父母最累的一天,亲戚们都会到家里来拜年,要摆上好几桌酒席,热热闹闹聚在一起。接下来就是走亲访友,收到一角两角的压岁钱可高兴坏了,直到元宵节,年这才算过完。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过年的最初的记忆,有些模糊不清。但那飘着炊烟的家却是难以忘怀的地方。

    1980年我们一家从农村搬迁到了父亲上班的厂里,住在楼房里过年的年味淡了许多,少了大家串门的热闹,但依旧是温馨的记忆。小小的厨房同样是父母忙绿的身影,家家户户宰粑粑肉的声音响彻了楼道,炸酥肉的香味弥满整个通走廊,走廊里的公用水槽水声不断。对新衣新裤不再那么兴奋,看春晚成了大家最期盼的事。一家人早早的吃过年夜饭后,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茶几上摆满了糖果,春晚节目是一个不漏的看完,直到零点的钟声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徹夜空,淹没了电视的声音。这时母亲煮好了一锅醪糟汤圆,吃了象征着团团圆圆又一年。八十年代的春晚带给我们无数的欢笑和难忘的回忆,如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小品,李谷一的《乡恋》郑绪岚的《牧羊曲》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希秀兰的《阿里山的姑娘》朱明瑛的《回娘家》费翔的《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张德兰的《春光美》……这些无可替代的经典也是我们青春的美好回忆。


        九十年代随着家庭成员不断增加,人多春节越是热闹,厨房依旧是几姊妹和母亲忙碌的身影,春晚的节目依旧放着,孩子们的打打闹闹,你追我赶的笑声为春节增添不少节日的气氛。每次团圆年饭后,几兄妹陪着父亲打打牌,母亲不停的端来糖和水果,家中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这成了最暖心的一幕。爆竹声声辞旧岁,欢欢喜喜又一年,时光的脚步从不停息,不知什么时候起,父母的头发从黑发已变成了白发,我们慢慢长大的同时父母却悄悄的变老了。


    如今父母离开我们好几年了,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没有曾经的渴望与欣喜,只留下一份对逝去岁月的感怀和深深的眷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前过年才能吃好的穿好的,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城里禁止放鞭炮的年味变淡了。 但生活还需要仪式感,于是买年画,贴对联,挂灯笼,把家装扮起来,学着母亲的厨艺做一桌丰盛的年饭,让家里充满浓浓的年味,对来年依旧有美好的期盼,愿家人幸福健康平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ax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