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两人在微信上争论一番,又和好了。其实于我而言,不管和好还是分手,未来都是一条艰辛的路。
和好意味着今后我将花很多时间,去帮他克服原生家庭带给他的创伤,去帮他调整他的性格缺陷;分手意味着我要花费时间重新去认识、磨合一个新的人,同时还要承受来自父母的焦虑造成的精神压力。
想明白了这些,一切似乎都看淡了。
2.预约挂了明天上午的号。想着要做手术,心中难免忐忑。我对于医院一直是很抗拒的,或许心理上觉得去了医院就会发生不幸的事吧。
小时候生病都是去村里的赤脚医生那里拿点药或是注射几针。长大了则很少生病,偶尔感冒了,自己抗一抗也就过去了。印象中严重的是初中时候得了沙眼,去诊所让大夫刮了刮,后来我就戴上了眼镜。
那之后我自己没有再去过医院,也没生过大病,直到2020年国庆节回家途中手上一个小伤口感染后,我的身体像是打开了某个阀门,2020年到2021年眼睛一直在长包化脓,左眼完了右眼,下眼皮完了上眼皮,真的是没完没了。
接着又开始了治疗灰指甲之旅。今年又忽然冒出一个这样的病。真的是老了呢。
今天和朋友聊起这个话题,她说“离死亡越来越近了”,心中一跳。不管我内心多么不愿承认,不管我的外表看起来多么年轻,身体终归是不会骗人的,被岁月安排的明明白白。
3.下午和他一起跑了小区附近一个叫华源的超市、盒马鲜生、永辉超市,买了椰浆、炼乳、吉利丁片、奶粉等材料,他说要模仿抖音上做钟薛高的雪糕。到家就跟着抖音开始倒腾。
我老是说他只会刷抖音打游戏虚度时光,但仔细想想,就论这个周末,他应当过得比我更有成就感,更有意义,更有效率吧。而且,他忽发奇想想做一件事,就马上行动,到处寻找材料,不买到不罢休。且一出手就有模有样。这些都是我比不上的。
反观自己,我似乎就是那种学废了的书呆子,从小只知道好好学习。除此之外,别无所长,而书也并没有读到多么的出类拔萃。放到人堆里毫不起眼,没有任何闪光之处。
4.
盒马生鲜门口看到一个妈妈模样的女士,两腿夹住一个趴在地上的小男孩的脖子部位,小男孩似乎想起又起不来,大哭不止。妈妈仰着脸,一副生气模样。
我第一反应是这妈妈是后妈吗?这么虐待自己孩子!指给他看,他说做得对,不是喜欢撒泼闹脾气吗?那你就别起来了,就得这么治这种孩子。
然后他说,你肯定又会不认可我。说真的,我确实难以认同。在我看来,孩子性格养成与父母平日教养大大相关,走到撒泼打滚这一步,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这么粗暴对待,孩子会有心理阴影的吧。
但我这样也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还没有孩子,对养育孩子也了解的并不多。
他还说到一个问题,假如之后生个男孩,一定要从小灌输他一个理念:想要什么就得自己去挣。他说会要求孩子去做家务,然后给相应积分,想要什么就用积分来换。
我是认同他这种理念的。不过也有一些担心,会不会让孩子变得太冷漠,太功利。家务本应是家庭成员对于家庭自发的贡献,应该是一种义务,如果和利益挂钩,那孩子会不会觉得如果没利益就不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