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认真实践叶圣陶先生的“教材只是个例子”的理念。对统编教材怎样用,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很多老师仍在就课文教课文,循规蹈矩地面面俱到,教得兢兢业业,教得乐此不疲。丁老师,重申了这个关键点。唯有突破,才有成长。课文选文,集诸多特点于一体,这样好的文本资源,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从多元化的思维视角开发出不同的文本价值。这种意识,是用好教材的起点。
2.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点,学以致用。教师应该从整本教材和单元系统的角度出发,来审视一篇文本的核心价值。这就是丁老师强调的“文本特质”,即这一篇同那一篇不同的“特色”。其实,每单元课文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多层次多角度“比较”,从比较中归纳出“写作价值”,为学生写作打好根基。从丁老师的课例来看,结合王君老师归结的几种课型,当属“写作型”文本。
识“写作价值点”,取决于教师的宏观视野和微观观察。丁老师教《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只做两件事:一是抓好过渡句和中心句,让学生认识到文章层次是怎样做到清晰的。二是学会用事例表现人物。如果继续取点,还可以抓细节描写(如待人厚的送人描写片段),抓语言特色(如平白简洁)。
3.融助学系统于课堂,事半功倍。如今的教辅用书铺天盖地,网络资源多如牛毛,所以很多老师把精力都用在寻找课外资源上,这是丢西瓜捡芝麻之为。统编教材的助学系统很是严谨周全,细究就能发现它们的妙处。如《驿路梨花》中的“悬念和误会”,在课后题中就有体现。我让学生先按课文写作顺序复述故事,然后让另一个同学从小茅屋的建造开始再复述一次,两次比较中,就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构思之巧妙,能充分体会到“悬念和误会”造成情节的“一波三折”,对读者起到的引人入胜之效。同样,对“梨花”的多次描写的作用,也出现在课后题中。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前后勾连,就会发现“景”“人”是如何合一的。这对于写作也是一个值得开发的写作点。丁老师说的“造境”,就是要设置特定情境,以凸显人物。一般的,抓特定镜头。如:伏天里母亲在厨房大汗淋漓做饭的辛苦,就要用“天热”的描写去铺垫。再如《邓稼先》中第一部分的时代背景,《说和做》中闻一多作为革命者的背景,都是应该在教学中强调的“底”。
4.落实“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的理念,注重整本书、单元、单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实现系列化的目标。比如,这课训练的是猜读标题,那课训练的是抓好首尾,另一课训练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议论抒情句对点明主旨的作用……教师要形成自己的序列化,从而构成自己教学的思维导图。所以,要把学习策略贯穿其中,而并非讲完课就觉万事大吉。
5.将随文写作进行到底。这是我极欠缺的教学点。即使能发现很多文本的写作指导价值,课上也进行过研讨,但很多没落实到“实践”上。从“懂”写作技法到灵活“用”,是需要练习的。从头脑生成到落到文字,不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艰难的行走。因为,写作很大程度上考查的是语言文字的功底。即使学会了“法”,缺乏了“肉”,照样是死的,没有灵气的。“活用”,就是实践的代名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