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堂姐聊天,谈及堂姐之前填报高考志愿的事,此时恰好看到《社会心理学》中的“自我一章”深有感触,特以《社会心理学》为参考,以堂姐的志愿填报为例子,浅谈当代社会下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堂姐与我是同一届考生,在17年高考时失利,于是选择了回校复读,今年18年高考出分时,发现她刚好与一本线同分,即一本压线。这个分数是非常不好报志愿的,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报省内的话,只能报上些一般偏后的一本,报省外的话,只能报些一般二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爸妈文化水平都不高,所以并不能给她实质性的意见。
我,我爸妈,她二姨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她二姨和我爸妈建议报我们省内一所一般性的一本,但她在和我聊天的过程中提及她并不想去,因为那所学校离她家特别近,她不想复读一年还是考在一所小城市的大学,介于她的这种急于出省的想法,我给她推荐了湖南第一师范,我对这所学校并不是特别了解,只是偶然去过几次发现环境十分不错,又加上湖南的同学说该所学校是湖南最好的二本。所以我再三叮嘱她,填报志愿是一件重大的事,如果你真的考虑要报这个学校,一定要仔细查找有关该学校的所有资料,不然录取后后悔都来不及,她也含含糊糊的答应了,也不知道她到底查没查。
半个月后,结果出来了,她被湖南第一师范录取了,因为是一本压线,所以英语与会计等热门专业没录上,被调剂到学前教育专业,当晚她就崩溃大哭,一哭就哭了三天,在后来我与她的聊天中,渐渐深入后我才发现,她的心理思维与当下高考志愿填报失误大学生普遍一致,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典型来分析这一群体的思维。
人们出现严重的错误时,通常不会把错误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他们总是要找一个人或事来“替”他们背这个“黑锅”,心理学上把这一心理叫做“归因心理”。这一心理很常见,我高考之前也出现过,我高考前两个月心理一度抑郁,在路边看到一块石头我会想:“快去踢他一脚,不然你高考就会考差”;在经过楼下小区大门时我会想:“快去把门关上,不关的话你高考就会考差”;在吃午饭时我会想:“快把这些饭都吃掉,不吃完的话你高考就会考差”,这些本是无厘头的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举动,因为加上了高考考差这个条件,变得仿佛出现了某种奇特的意义,所以即便我已经骑着自行车走出去了几百米,却仍掉头回来只为踢那块石头一脚;所以即便我已经上到了五楼,却仍一路小跑下楼只为关上那扇没必要关上的单元门;所以即便我已经撑的不能再撑,却仍要硬撑着吃掉剩下的米饭。
后来的心理医生告诉我,这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一但失败,他们就会把原因归结为“我没踢那块石头一脚”这样的小事,我姐也不例外。
这是在我与她后来的聊天中,她无意中说漏嘴的,她说都怪我爸跟她说,湖南第一师范好,她才上当的。我听后觉得好笑,后来我问我爸当时是怎么说的,我爸说,填志愿那会,他一直叫我姐把填好的志愿拍给他看看,我姐一直没给,直到最后离截止时间还有半小时是我姐才发过来,当时我爸看了后只能说上一句:“我听你妹妹说这个学校环境挺好的。”就这短短一句话,我爸就成了那个“背黑锅”的人。
归因心理是总要有一个人来“被归因”的,她因为自已没有仔细了解湖南第一师范而后悔,但她又不能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所以她只能再找一个人。按理来说这个人因该是我,但我在她填报志愿时已经再三跟她提醒要慎重,她没理由怪我,因为我已经说的够明白了,所以,她只能让一片好心的我爸“背锅”。
社会心理学中,归因心理还有一个说法,叫自我妨碍。人们通过宣称存在阻止成功的障碍,来保护她们自身的形象,虽然这些障碍并不真正存在。我和我爸都是她宣称出的“障碍”,来掩饰她的失败。这种自我的妨碍普遍出现与各群体中,那些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都怪XXXXX,所以我才XXXXXXX”。
但在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她明知道湖南一师范学前教育专业不好,她也有可能被调剂到学前教育专业,为什么还要报呢?用她的话来说是“没想到”。
是的,我们有时总把自己想的太好,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增强,轻微的自我增强可以给我们带来自信,但有时,过度的自我增强往往导致积极错觉:即人们把自己看得比实际情况更积极,他们相信自己对周围事件有比实际情况更多的控制,让他们对未来有不切实际的乐观。这种错觉往往带给他们一种感觉——我绝对可。
结局已经尘埃落定,结果已然无法改变,我姐开始消沉,每天除了哭就是哭,饭也不吃。但就我和其他同学所想,湖南第一师范怎么说也是湖南较好的二本,我姐分数本来就不算高,没有必要这样伤心,重社会心理学的自我角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她的自我差距过大。自我差距是我们知觉到的自己与我们理想中希望成为的样子或别人认为我们应该成为的样子间的差距。我姐和我说过一句话“以前觉得湖南第一师范有多好,现在就觉得它有多差”。的确,她理想中成为的样子是复读后选个好专业,之后赚很多钱,但现实中却是她的专业并不能让她成为理想中的样子,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足以将她击毁。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是一样,我们往往抱有过高的期待,但结果往往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二,人都爱比较,有时与自我比较,有时与他人比较。身处社会,少不了社会比较,比较一直都存在,她父母也总喜欢和我爸妈一起比较我们两个。我因为英语成绩比较差一直被爸妈说的不如她,而在我姐心中也形成了这种比较意识,凡事总要和我比一比,当她发现某一次比不过时,就与她的心理预期出现了偏离,这种比较失败十方常见,也最容易打击一个人的自信心。但这也不是毫无办法,有一些人在进行比较时有选择的更换比较对象,来达到他们心理的预期。比如说你考了60分,比不上那些100分的同学,通过更换比较对象,你就会安慰自己,没关系,还有人没及格呢。
三,社会心理学中提到,公众自我意识高的人往往关心自主和认同问题,她们担心其他人怎么看待自己,他们看起来怎么样,以及他们在他人眼里显得怎么样。而我姐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是一个公众自我意识较高的人。她曾和我说,有一些和她一样分数的同学,有的都上了省内的一本,她一想到自己只上了一个二本,还是不怎么好的二本,她就无法想象曾经的老师会怎么想她,曾经的同学会怎么嘲笑她。的确,我们都在乎别人的看法与认可,在这种认可中形成“相互依赖型自我”。但,过度在意社会与他人的看法往往容易约束自己的行为,在自己想做某些事时往往束手束脚。
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尊。自尊,个体赋予自身的价值。曾经作为尖子生的骄傲使她在面对一个她心中不怎么好的学校时感到丢脸。这是我们常说的自尊心作怪。
其实,我姐的这种心理并不少见,它普遍存在与大学生群体中:自尊心强、渴望得到认可、喜欢与他人比较、不敢自己承担错误等等,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也要思考导致其出现的原因。我个人觉得这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一父母喜欢把子女放在在社会中与其他孩子比较,久而久之导致孩子也习惯了与他人比较。
二,在孩子出现错误时,父母总是喜欢说都是你怎么怎么样,所以才导致什么什么,久而久之,当父母一提起都怪你这三个字时,孩子们在心鲤总会想,不是我,都怪XXX。
三,父母给予的过高期望往往使孩子们对自己的要求拔高,渴望得到社会和父母的认可,自尊要强,不允许失败,所以一旦有了打击,往往难以承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