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自己会感到困惑吗?我对自己一直以来都有困惑,所以也一直走在探索自我的路上。
小学六年级之前,我比较任由天性做自己,而不知道哪一天开始,我开始跳出了“我”自身,反观很多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第一次在心中形成了两个自我。一个原始的自我,所作的很多事情,基本是以自我为主,自己开心就行,自己有所得就行,自己不会遭受伤害就行,是一个比较自私的自我,所以从认知到这样的“我”存在的时候,我一直认为“人性本恶”,我认识到了自己与生俱来的“恶”(也是一种动物的本性,本能地自私)。
后来我为什么改变了,或者为什么形成了另一个“我”?我觉得,这跟我在家庭和学校接受到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开始了解“真善美”,人性里面的“善”的一面被唤醒,也逐渐在“教育”中被加持强化。所以,那以后,我开始变得懂事,懂得不和兄弟姐妹相争,懂得要与人为善,懂得克制自己的“不善”的念头。
那是我开始探索自我的第一个阶段,是后知后觉的阶段。我希望自己成为大家所期望的那个“好”孩子,所以,我在面对很多选择的时候,尽量去选让自己获得“好评价”的选择,但有时候内心的“恶”也是会蠢蠢欲动的,如果我难以克制它,最坏的结果,我可能会选择“伪善”。
那些小时候做过的坏事,算不上大恶,但也有“伤害小动物、占他人之物为己有、不承认自己所犯错误”这些,到如今我都记着,我会羞于自己曾经是那样的人,每每涉及到可能会伤害他人的选择时,小时候做过的那些坏事就会浮现,让当下的我的内心有着更沉重的负罪感,而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把自己围困了起来(直到今年,被一位瑜伽哲学老师点化,让我接受了小时候的自己)。
”善“虽觉醒,但我不知道自己转而踏进了一个被社会制约、被自我制约的过程,而后面我还要走上一个去制约的过程,重新发现真我。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
我思考得特别多的是,我到底想过怎样的生活?我必须要成功吗?我适合做什么?我应该更圆滑世故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纠结困惑?
基于父亲的教育,从小培养我独立,从小给我灌输”要有出息“这样的思想,我一直不敢辜负父亲的期望,哪怕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我也不敢做出太差的成绩。所以,在读书的时候,我的成绩基本都在中上,并不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但想到父亲,也不敢太懈怠,在语文、英语上维持着比较好的分数,让自己不至于拿到一个太差的总分,但也总无法成为拔尖的学霸,是我没有能力吗?未必,更主要的,还是我自己的懒惰,或者是并不太热爱这个事情(初三时候受化学老师刺激,从30多分考到54分,60分为满分,高二时候,受数学老师刺激,从40多分考到接近120分,这可能也能够说明,我并不是不可能获得更高分)。但我喜欢看小说,喜欢画漫画。小学时候,曾跟父亲提出学画画,父亲没有赞同,后面我也没有再提出。然后一直维持着不差不好的成绩,最后考了一个二本。
我确实不是一个成就导向的人。这也是在后面了解了人格学科的时候,我更了解我自己,才看到。但是没看到之前,我一直处于”我要成功“和“我想舒服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两难的矛盾之中。为什么想要成功?我觉得更多是基于父亲的期望,或者我所认为的父亲的期望,以及在职场上当别人给予了我“信任”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追求成功,并在工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以至于我家人和同事都认为我是“拼命三娘”。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何其享受自己独处的时候,悠闲地看一本书,喝一杯茶,发发呆。
在职场上,我被认为是一个“靠谱”的人。是的,我做事很尽心尽责,而我也总有小聪明解决各种“问题”,在类似的事情上,我的举一反三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所以不少同事认为我很有能力,而老板也特别信任我。但每每遇到公司在做人做事的选择上,或者领导的能力与我的期望不一致时,我便会迅速失去兴致,便想着离开。五年时间,我换了五个平台。每次都按捺不住,离开得痛快,但每次也伴随而来一定时间的贫困迷茫,我不是一个懂得储蓄的人,如果不是因为要对父母有所交代,我可能金钱紧张并不会给我造成多大影响,但基于父母,在过渡时期,我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种制约的表现,我本可以成为更加豁然的自我,但因为不愿父母失望,我也在追逐着世俗层面大家都认可的“成功的标准”,高薪高位,甚至有朝一日成为大老板。
但我真的不追求成功吗?不喜欢成功吗?自然也不是。我看《三国》多遍,特别敬仰里面的诸位英雄,那样的经历非常吸引我,那样的传奇非常打动我,但我对于成功的定义,也是后来在深入探索自我的时候,才发现它是如此定义的:“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并且能够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状态”。如果没有一种良好的生活状态,对我来说,会常常出现内心的冲突,这也也会让我在即将步入下一个发展阶段的路上半途而废。
我适合做什么呢?好像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也不精。这是为何?一方面是对自己的全方位认知不够,不懂得更好地定位自己,让自己心注一处、心无旁骛,另一方面,不了解自己身上的“慵懒”是何其深重。此外,我对很多事物都容易感兴趣,一旦感兴趣,我就会去探索,但基本的疑惑解开之后,便止步于此,不再深入。
我是错失了多少美好的时光,错失了多少在握的机会。或者我今日醒悟,还不晚。三十而立,2020年即将三十,更了解自己是谁、适合做什么,或者已经找到了立的根本,下一个十年,打磨自己的发光之处,直到发出光芒。
下一篇,我将分享我了解我自己走过的路,用过的方法,如果你对了解你自己此时正有困惑,不妨等我下一篇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