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学什么,都很快放弃了
——《财务自由之路》读书笔记
自己学过英语、国画、书法、滑板,但是没有哪个技能是精通的,甚至入门都没有。很多技能的学习时间都没有超过1个月。
上进心是有了,但是,在行动上绝对是个懦夫。
要责备自己没有上进心是不公平的。只能说自己在做事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缺陷。没有掌握做事的方法论以及良好的心态。这样的缺陷限制了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自己能力有限。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才会出现这样让人沮丧的结果呢?我在李笑来老师的书中找到了答案。
1、低估了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所需要的重复练习次数
我们在小学学过一篇古文《卖油翁》。前面浓墨重彩的写卖油翁的故事,就是为了得出这样结论:无它,手熟尔。
李笑来老师说:重复,是从笨拙到熟练的唯一通路。
回顾我的技能学习经历,不难看出,我从来没有认真对待重复。还觉得重复是最笨的学习方法。完全误解学习技能最底层的方法论。
很多技能的学习都我都没有超过1个月时间!我又不是天才,凭什么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学成技能呢?
这样的思维误区,导致了很多本来可以进步的学习机会统统浪费掉了。
比如,学习英语听力。我从来没有系统学习过,还奢望自己的英语听力突飞猛进。这不是痴人说梦嘛!“如果”这个假设最好不要说,因为统统无用的。
但是,为了加深自己的痛苦印象,我还是要说一下。
如果我在听力方面有所进步,那么我肯定能考上我们地区最好的中学了。我也就差了几分而已。英语听力一直困扰我中学。我居然对此从没有想过如何去改进。在当时,我真的是如此的愚蠢啊。
重复是最好的技能学习方法。你想想自己是如何学习驾驶的。刚开始被教练骂得很狗血。最后不是还是变成一种自然反应了。开车技能内化成生理反应了。
这是如何实现的呢?就是重复!重复!重复!
目前,自己在学习写作。懊恼于自己的词穷。也有放弃的时刻。对照李笑来老师的箴言。自己是不是先写上100万字的博客再说?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再来反思自己,是不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坚持,本身就是最好的策略。
现代神经科学对此也有解释: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最终使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无关联的神经元之间通过反复刺激产生强关联。
重复的次数,就因人而异了。有的多一点,有的人少一点,都是正常的。
2、低估任务的复杂程度
任何一项技能,是很多分解小动作的集合。这个学习技能运动很像,一开始学习几个基础动作,然后把所有基础动作连起来。比如,三步上篮。先知道运球,再知道三步,然后学会上篮。
当把以上所有动作连贯起来以后,就完成投篮的关键关键任务了。
多个分解小动作的完美配合,最终产生了巨大的能量。
比如,自己在学习写作。用李笑来老师话讲,说简单也简单,说难真是难。正因为难,才更有价值和意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只是,很多人都会选择知难而退。不学会写作,日子照样能过。
但是,对自己来说,写作对于自己成长来说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一是工作需要,如果不学会,成长的天花板就在眼前;
二是成长需要,如果不学会,思维的层次就永远停留的现在这个阶段。学习其实是一辈子的事情。外部世界在不断的变化,如果不更新自己知识系统,肯定会被这个社会淘汰的。不淘汰,也会被边缘化。这个自己想要拥有精彩的人生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任务是复杂的,掌握是困难的。这一点永远要记在心里。如果重复练习还是没有掌握,也不要气馁。这是因为任务本身艰巨,不是轻易能完成的。还有就是,重复的次数还是不够多。神经元之间还没有建立起强大的关联。所以,根本就谈不上“内化”的效果。
要清楚认识到,任何一项技能都是复杂的、困难的。等掌握了才会觉得简单。千万不要低估学习的复杂程度。那些轻松运用技能的人也是经过艰苦的训练才掌握的。这一阶段是谁都无法跳过的。只是他们忘记而已,所以过来嘲笑你。如果有时光机器可以像放电影可以倒退,你肯定可以看到这些人正在汗流浃背的重复练习呢。
3、永存希望
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是可以变好的。
如果你有过从0到1的经验,就会清楚知道自己如何慢慢进步的。
因为你知道最后自己会进步,所以就会忍受自己现在笨拙。
比如,自己之前非常害怕写作,甚至写几百字都很头疼。经过持续2年的练习,现在对写作害怕几乎没有了。这就是明显的进步啊!
我甚至知道了如何运用结构、句式等等。这是在2年前完全想不到的。这就是练习的力量!重复的力量!经过漫长的学习,自己要比2年前的自己进步很多。如果自己没有耐心,肯定中途会放弃的。在一开始笨拙真的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原谅自己一开始的笨拙。
你要知道,任何人都是从笨拙开始的。你没有发现,那些成功人生,在回顾自己过去的时候,都喜欢讲一下囧事嘛!
一定要相信,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学习、努力、行动,变得更加美好。这是必然的。
李笑来老师讲,明天是否会变得更好,与今天的笨拙所带来的沮丧完全没有关系,只要你持续行动,一切都会改善,反过来看,一旦放弃行动,那么明天100%会变坏,没有例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