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由分公司运营核保理赔部门老师整理
投保客户B超检查发现异常最多的是脂肪肝,除了脂肪肝,还有另外一项异常胆囊息肉也比较常见。
谈起息肉往往感觉比脂肪肝要严重很多。那么如果查体发现了胆囊息肉,是否还能够正常投保?
关于胆囊息肉的医学知识: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黏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
那么胆囊息肉则是指向胆囊腔内长出的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多为良性。
胆囊息肉病理上可分为:
1、非肿瘤性息肉,如炎性息肉(多源于慢性炎症,多发,直径小于1cm)、胆囊腺肌增生(胆囊壁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和胆固醇息肉(胆囊黏膜面的胆固醇结晶沉积,通常小于1cm,多发)等;
2、肿瘤性息肉,其中良性的如腺瘤性息肉(一般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恶变率为1.5%),恶性的如腺癌和腺瘤恶变等。
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诊性质,一般笼统的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息肉常无症状为体检时发现。B超对胆囊息肉诊断率较高,但无法确诊息肉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良性还是恶性。
少数胆囊息肉可以发生恶变或者就是早期胆囊癌。
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直径超过1cm;单发病变且基底部宽大;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壁增厚且年龄超过50岁。
对胆囊息肉的治疗,良性者先随诊观察,视病情发展情况再做决定。
怀疑为恶性或症状较重者,均应手术,切除胆囊。
连老巢也端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核保思路及评估:
通过医学常识的学习,胆囊息肉最大的风险是其恶性变,对于出现多项恶变危险因素的应予以重视。
如果投保时,告知曾患有或者曾体检发现胆囊息肉且已做胆囊切除手术,确诊是良性,则寿险、重疾、医疗险一般均可标准体承保。
如果仅仅是体检发现,无任何症状,这就和息肉的大小密切相关了,如果小于1cm,则寿险、重疾一般可标准体承保,医疗险可除外责任。
如果是体检发现,无任何症状,但息肉大于1cm,这时候投保一般会予以延期,观察1年,再行查体对比两次查体结果,是否有改变。或者客户当时能够提供不同时间多次的体检报告对比。如果没有变化,体现出良性的表现,寿险、重疾一般也可标准体承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