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九月

作者: 捧个大瓜 | 来源:发表于2022-09-30 20:45 被阅读0次

    今天是九月的最后一天,按照惯例,是应该坐下来对自己的九月盘点盘点了。这个九月,依然过得非常快,怎么一眨眼就过去了,颇令人有些忧伤。不是说过得不愉快,而是日子,就这样匆匆而过,好像在飞。

    小时候,恨不得快快长大,那时光就非常难耐。极至长大后,常常痛恨日子的无情,它们就那样悄然无声在你的指缝间溜走了,你对它倾情相待,却抓都抓不住,实在无可奈何。所以,忙完国庆节所有预备性的工作之后,坐在电脑旁,忽然想起,今天晚上,是九月逝去的倒计时了。赶紧自我检省下,看看九月都干了些什么。

    于我来说,这个九月,除了工作渐忙之外,余下的时间,都是见缝插针,读书写文。如今外面依然危机四伏,不说寸步难行,也是心怀惴惴,不敢远行。有时,我就非常怀念前些年,说走就走,绝不犹豫,登泰山,下海南,飞厦门,逛青岛,潇洒走神州。而今,只能蜗居斗室矣。

    幸亏有简书的陪伴,使我不至于寂寞和孤独。看看周边的同事们怨声载道,急头怪脑,我就想笑:喝酒不敢聚堆,外出去浪又受诸多限制,只好跑步或游泳追剧等等,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然,这些也不失为打发日子的好方法,但终归有些寡淡和无聊。我自认为,像我这样,天天业余泡在文字的海洋中,应该是最好的一种方法了。

    就如饮酒,喝醉了,那日子就宽泛就过得快。不是说“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吗?套而用之,于我来说,是文章有趣味,笔底找乐子。津津有味过着这特殊时期的特殊生活,不亦乐乎?要知道,这种情况,是千年也难遇一次的,我们现在所有的人,是在历史的浪潮之中而自己又在写着历史,足以引起自豪和骄傲——待到四面的危机过去,再想过这种日子也不可得矣。普希金不是说过宽慰的话吗?“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我怀念每一天伴随着我的文字。不仅自己码好的字,也看别人码好的。比如九月,依然每天孜孜不倦乐此不疲。数着写成的文章,我就想,这简直是在天天钓鱼啊。

    我单位的有些退休的老头,一清早,吃过早饭后,收拾好渔具,打点齐整,带上香烟矿泉水,便出发去钓鱼去了。雷打不动,非常准点。至于他们钓没钓到,完全不在乎。我有时遇到他们打招呼,均笑嘻嘻的,一派的精神焕发,令人羡慕。也有大妈撇着嘴嘲讽说,天天扛着渔杆,晒得黑不溜溜的,大都是空手而回,这是钓鱼么?是钓寂寞吗?

    相比而言,我每天的写文比那些钓鱼的老大爷们强多了。他们往往空手而返,我却在简书垂钓,可以钓出一篇篇文章,只要坚持日更,那就绝不空手。他们也可能钓了个寂寞,我却是钓了个精神世界的饱满。

    九月钓到了近三十篇文章,虽然是小鱼小虾,却也足以令人欣慰的了。我与大爷们垂钓虽然有异,但道理相同。都是每天必钓,只不过是时间有别。

    我想,大爷们不在乎钓到多少鱼,可我在乎。只要下笔垂钓,绝不空手而回。咬着牙,总要把一篇文章搞定,也就是说,鱼儿不上钩,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它们往我的鱼钩上撞。

    这种垂钓,有时是非常艰难的。姜太公很是潇洒,他钓鱼时,钩是直的,愿者上钩,果然是千古第一钓鱼高手,无人能比。但用笔垂钓文章,可真不能用此方法,等到鱼儿自动上勾,黄花菜都凉透了。此时,得主动出击,诱惑,哄骗,威吓等等,把灵感的鱼儿都轰出来,让它们聚在你的笔下从容钓之,舍此别无他法。我常常听人感慨,说是没有灵感不动笔,真是大谬特谬。认真而动心思去钓,才能钓出灵感钓出来鱼儿,我在整个九月无不如此。

    当然,要钓鱼般的写文章,还得准备好诱饵。它就是多读书,精读书。这是必不可少的。九月,把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以及《行者无疆》《千年一叹》《中国文脉》泛读了一遍。我很喜爱余先生的文章。有历史的厚重,充溢着文化的气息,有散文的风韵,还有小说的笔法,字里行间散发着思想的光辉,着实开启了向无限的时空延展的思维,让思想的骏马自由奔驰,真是快心快意。

    写文章,其实是思考的一种方式,小说,是以具体塑造的形象,来引发思考,散文以托物言志或夹叙夹议来思考,杂文等就更直白了,以阴阳怪调来思考,哲学是一本正经来思考,不论哪种文学样式,其中心都是围绕着思考来进行,而这恰恰是人类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离开了思考进而提炼出有益的思想,那么,这个世界就永远暗无天日子。余先生的文章就最能引发人的思考,这种思考还很大气,站位高,颇有高屋建瓴的气势,很值得认真研读。

    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最推崇的是《红楼梦》和《水浒传》。我看简友们大抵研读前者的比较多,而对于后者,问津的不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是对于这两部小说,比较着阅读的。它们是我常备的书籍,也就是说,每天分别必看上几个章回,反复看,看反复。

    所以这样看来看去,是把它们当作精读的范本。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当然,我这是笨办法,笨到里面的诗词等等,还妄想去强制背诵下来。

    如果把《红楼》和《水浒》里的诗词进行比对着背诵,就会发现很有味道。红楼里面,大多不太好懂,搞了半天,晕晕乎乎,一知半解。但是,再读水浒里面的,竟是那样豁然开朗。不用借助百度,就可立马知其全部的意境。我把这种情况,比作为登山,读红楼是费劲地爬,爬过之后,再读水浒,就是如履平地了。

    其他文章,比如鲁迅的小说,也是作为范本,比如《孔乙己》《祝福》等,凡是属于名篇的,全部再予精研,一是怀念那时的青春时光,对于青春来个庄重的追祭;二是鲁迅的文笔,确是非常简洁而传神,往往寥寥数笔,一个形神兼备的人物就栩栩如生地站在你的面前,而且绝不雷同。那种白描手法,简直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由得你不骨折式地膜拜。

    总之,读与写,再写,再读,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还是用钓鱼来比喻,写为钓,读为饵,也就是说撒窝子。光钓,不想办法把鱼聚拢来,也是不行的。光撒窝子,不下钩,那就更不行了,只能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啊。

    九月已去,十月可期。期盼着什么呢?我在盘算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盘点九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hr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