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量大方成事,树大能遮阴。
确实如此。成大事者,必是善于接受和包容,能在挫折中拼搏,在苦难中成长。
人生海海,山高水长。只有经得起风雨的洗礼,才能拥有坚硬的铠甲,在人生路上披荆斩棘;那些遇事一蹶不振的人,只会越陷越深,最终迷失在无尽的哀怨和忿懑中。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其父司马谈逝世后,继任太史令之职,并遵从父亲遗愿,立志编撰出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史书。
然而,世事难料。
将领李陵出征匈奴,遭遇埋伏后,寡不敌众,战败投降。消息传回朝廷后,满朝文武都在弹劾李陵的所作所为。
唯独司马迁站出来,向汉武帝进言,称李陵品德忠良,骁勇善战,属精忠报国之将,此次投降定是权宜之计,他日定会择机回到中原。
不久,李陵投降匈奴之事被将领公孙敖“坐实”,汉武帝盛怒之下,灭了李陵三族,司马迁也被牵连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受此大辱的司马迁,并没有一蹶不振,他深知责任重大,更加奋发图强,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史书的创作当中。最终历时十四年,呕心沥血完成史学著作《史记》。
《史记》,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因其史料丰富而翔实,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有道是,曾经沧海,桑田依旧,除却巫山,云淡风轻。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布满了坎坷,倘若任其泥潭深陷而无法自拔,纠结于过往的恩怨情仇、荣辱得失,只会看不清前路的方向,最终蹉跎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