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提问主要集中在分析阅读这一个章节。
问题17:为什么要对一本书进行分类?
在分析阅读的一开始,作者不断强调分类的重要性,作者这么说的原因是因为不同的书,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不同的方式就决定了我们试用的策略。所以我们要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建立自己的图书分类标准。作者给出了一个大的分类是,虚构类(小说)和非虚构类(实用文和理论文)。
问题18:什么是实用类的书?
任何一本教我们如何生活,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说明做了会有什么奖赏?不做会有什么惩罚的书,都是实用的书。
问题19:对一本书进行归类的线索有哪些?
对一本书进行分类,一般是在检视阅读阶段就应该完成的工作。所以,对书进行归类的线索是,看书名,看前言,看索引,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看标题,看了主要内容,看重点摘要,看目录。上面这些线索都是检视阅读需要完成的内容,也就是说,在你进入分析阅读之前,你应该对这本书属于什么大类别,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
问题20:理论性作品分为历史,科学和哲学,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的描述,一定是一个关于过去的一个事情,它所总结的道理具有一般的通用性;科学追求的是真理,他强调的是超乎你的日常生活的经验,它所得出的结论的通用性比较低,可能仅仅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情况;而哲学都是通过正常人的普通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些概念,他所总结出来的经验通用性最高。可以从时间上面来区分历史和另外两类作品,从案例的适普性判断一下,这件事是不适用于大部分人身上来做区别。
问题21:一本书的组织架构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一个好的作者,它的思路一定是非常清楚的,这种清楚性就可以通过目录的结构,看到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中心思想。所以很多时候大家在做思维导图画一本书的结构,基本上都是目录或者目录变形的一种体现。所以任何一本书你想建立一个框架,要吃透它的目录。其次我们还要知道每一章是如何有效进行组织的,这就像思维导图目录下的分支。所以思维导图是分析一本书的构架的最好的表现形式。
问题22:如何发现作者的意图?
发现作者的意图,就是要找出作者想要提出的问题,一本书的作者在写作的开始的时候,都是有一个问题或者是一连串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一个答案,或者许多个答案。在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个问题列表,这些问题列表是,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或为什么会有这样事的存在?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造成的影响是什么?特性及特征是什么?与其他类似的事件或不同的事件的关联是什么?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呢?以什么顺序?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或怎样才会更好一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会比那样做好一些?大家可以根据这个问题列表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本书,那么你就能够判断出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他的主旨和中心思想了。
问题23:如何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这个部分主要强调的是关键词,一般关键词会有以下特征,第一,如果这个字你读不懂,说明他很有可能是一个关键字;第二,重复出现,作者会在整篇文章中不停地重复出现这个词语;第三,专业用语或特殊词汇;第四作者他会告诉你,通过题目,前言或者加标点符号等形式告诉你什么是关键字;五,凭借你自己本身的知识体系去寻找。
问题24:如何去更好地理解字义?
文中给出的方法是,首先要判断这个字是有一个还是多重含义,如果有多种含义要看这些意义之间的关系如何,最后要注意这些字在某个地方出现时,使用的是其中哪一种意义,看看上下文是否有任何线索可以让你明白变换意义的理由;最后一步是,能让你跟上作者在使用这些字的变化。
以上是今天的八个问题,希望我的思考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