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域文物:我家在中华 遥遥盼归期

西域文物:我家在中华 遥遥盼归期

作者: 澜沧月 | 来源:发表于2023-07-28 19:27 被阅读0次

“你知道那些(丝绸之路上的)佛像为什么都没有头吗?我在大英博物馆找到了答案。”

“与埃及馆的宏大宽敞不同的是,我们的(中国)文物都被紧凑摆放,因为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我在英国留学这么多年,每年都能回国,而这些文物已经来到这边(英国)这么多年了,它们一定比我更想家吧!”

这是一段来自中国留学生vlog里的台词,没有激烈的谴责,没有暴怒的咒骂,寥寥数语,却句句捏紧着国人的呼吸。这种感觉,像极了我阅读《西域考古器物图谱》时的心情。

如果说202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域探险记》是证明文物盗掠者奥雷尔·斯坦因有罪的“供词”,那时隔两年出版的《西域考古器物图谱》则是证明其罪孽深重的“证物”。

在这本沉重而有份量的书中,成百上千被盗文物以图片的形式呈现。

它们当中,有的一图便是一页,就像无法复刻的历史,留白处尽是对坎坷命运的无声叹息;有的则紧密排布,像天上的繁星,用褪色的身影彰显着没落的繁华。

凝视其中,仿佛置身浩瀚的丝路文明,令人不由惊叹:

在历史一轮又一轮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戏码里,中外人民竟还能够越过硝烟,创造出水平一层更上一层的艺术珍品。而它们能够在刀光剑影中留存,也证明了丝绸之路上各族人民达成共识的开放、包容、和谐的处世精神。

可是,就是这满载着民族情感与历史信息的大批文物,如今竟然流离异乡近百年。这不仅仅是对具有解读地域文化功能的文物的亵渎,更是对拥有这段文物记忆的中国人民的情感践踏。

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遗迹,是世界历史上不同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成功典范,更是地球文明绵延不绝的缩影。世界艺术史曾因为中国人民的智慧与辛劳,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维的艺术创作,造出了三维的精神世界。这种精神世界是丰满而立体的:一方面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坚持到底的历史文物保护思想,一方面它又代表着中国人民无法被盗窃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也许时光正在慢慢遗忘大漠里被盗掠的珍宝,没关系,翻阅书卷,历历在目的它们有我们接序铭记。

若有一天,“故人”归国,久别重逢,它们值得我们说一句“欢迎回家”!

相关文章

  • 西域文物

  • 归期遥遥

    又是一季雪花飘飘 那些灰色的窗外 是怎样的灰色景象 在异乡的异乡人 在异乡思念着模糊的故乡 又是一片归期遥遥 金黄...

  • 明眼榴花

    榴花的前生肯定是治愈系,遥想当年张骞出使西域波斯,语音不通,饮食难安,前路漫漫,归期遥遥。栉风沐雨,一路坎...

  • 远嫁的姑娘,你还好吗?

    01 远嫁的女儿,是父母丢失的孩子 都说“父母在不远嫁,远嫁不比远游,千万里归期遥遥。” 远游,父母犹可盼!远嫁,...

  • 归期

    手捧雏菊 静待花香 我在异乡 家在远方 君问归期 抽噎呢喃 归期归期 遥遥无期

  • 《逝年》

    褪去傲气 性格使然 本是山前一佳景 如今分道各自奔 真情难诉 熔铸成茧 认命路遥遥 归期年年有 思秋月 盼春风 古...

  • 她不想让我远嫁。

    她是我最想守护的女人。 有人说:“远嫁不比远游,千万里归期遥遥。”远游,父母犹可盼。而远嫁,意味着自己的女儿要把后...

  • 鹊桥仙(文/王七七)

    遥遥相盼,花红怎般? 人去那归期晚。 不识人间风与月,难怪了故人堪堪。 咄咄银汉,星白为帆。 云来这鹊桥仙。 焉得...

  • 归期遥遥无期……

    那年,离开家乡去往远方,那时心里对未来和生活都充满了期待和热情,纵然明白往后余生挫折和苦难少不了,但面对一切还是一...

  • 归期,遥遥无期

    发信息的时候 是把想说的说了 把想问的问了 至于你的回答 也许不那么重要了 很多次 都以为自己发的 这条信息 会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域文物:我家在中华 遥遥盼归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ld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