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时常发脾气、撒泼,不达目的不罢休。孩子总发脾气怎么办?打骂吧,太粗暴了;讲道理呢,又讲不听。简直不知如何是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8398318/ec32d8445d6c3c2c.jpg)
我们先来看一看孩子为什么会容易发脾气。
第一,从生理上讲,小孩子大脑的前额叶还没有发展成熟,自控力还不够好,因此容易被冲动控制,情绪爆发后难以收拾。作为父母,理解了这一点,也许就更能理解孩子的处境:不是他不想停,而是他暂时做不到。所以最好别在孩子大爆发的时候,发更大的脾气来制止孩子,就算你成功处理了“危机”,但想想看长期这样孩子从你身上学到了什么:爸爸/妈妈被我惹生气了之后大吼大叫——>生气就是应该大吼大叫——>我以后生气时可以大吼大叫!
第二,从情感上讲,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通过哭闹和愤怒来表达,有的需求是显而易见,比如不想吃青菜;有的却连孩子自己都不清楚,比如想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或陪伴,又不会表达,只好诉诸发脾气。所以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带跑偏,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里,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让孩子慢慢平静下来。
当然这些道理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智慧和技巧。面对一个大发雷霆的孩子,家长能每次保持冷静也是很不容易的。那么应该如何提高应对能力呢,别着急,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方法,相信总有一款适合你。
1.转移注意力
比较适合三岁以下的小龄宝宝,发脾气的表现也大多还停留在哭闹、打滚和摔东西的阶段,宝宝的注意力也很容易转移,比如宝宝哭着要糖,可以带着他去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拿,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制造一些能转移孩子焦点的事件,看到好玩的玩具/小动物等等,拉长等待时间,让孩子不那么强烈的被情绪左右。
2.适度的让步
更大一些的孩子会和大人争辩了,这时就有点像谈判。如果不是特别挑战你底线的事情,只靠家长权威一味的压制孩子,不讲道理,只会激起孩子对父母的反感和不信任,带来以后更多的麻烦。家长不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做一点适度的让步,反而更能培养孩子的能力。
3.认真的倾听
当孩子带着愤怒或者沮丧的情绪但是很认真的在表达一件事时,说明他们遇到了困难不知如何处理,用这种方式在向你求教。家长也应该认真的对待,倾听孩子的心声,让他们先把情绪表达出来,逐步冷静下来,分析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回避“不好的”情绪,要知道愤怒、沮丧也都是情绪的一种,和快乐一样都是表达自我的手段,没有好不好之分。通过对每一种情绪的感受,学会处理和利用这些情绪,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们所说的“情商”培养。
4.暂时冷处理
面对孩子非常无理的要求,最好冷处理。等到情绪过去之后,也许孩子自己都想通了。这时候再来讲一点道理,孩子反倒能听进去一些。为什么说最好只是“暂时”冷处理呢,因为孩子最怕的是冷漠对待,时间太长了他却没有想通,家长也不来沟通,他可能就觉得爸爸/妈妈从此不爱我了,因此长期冷处理不是一个闭环的处理方式。
最后,请家长们放松心态,孩子发发脾气没什么大不了的,人都是这样成长的。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生活中积累起“对付”自己孩子发脾气的一套方法。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在整个成长过程中,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被爱和尊重,让孩子有安全感,即使是在他发脾气的时候也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