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面对孩子的需求可以不满足,但不要自以为是地评判

面对孩子的需求可以不满足,但不要自以为是地评判

作者: May的成长历程 | 来源:发表于2024-04-11 13:55 被阅读0次

                                                                  01

大理有苍山洱海,而西昌有泸山邛海。

清明节和女儿去西昌旅行自然少不了爬泸山。

爬泸山前我们并不知道山上猴子很多,也就没有做任何准备。

结果山上的猕猴成群结队的,已经习惯了找游人索要吃食。

我们包包里正好有没吃完的早餐:面包片、馕、小番茄,于是女儿忍不住把面包片拿出来投喂猴子们。

这一喂简直是没完没了了,馕也全部喂完后,还想喂小番茄。我说可能猴子压根不喜欢吃小番茄,但看着女儿渴望的样子,又同意她试试。

结果猴子还真不挑,还知道只吃番茄肉,吐了番茄皮。

我们包里所有吃的都喂完后女儿还是意犹未尽。

正好路边摊有专门卖花生、小饼干的,五块钱只有一小把的量。

在我看来这也太不划算了,加上已经体验过喂猴子的乐趣了,所以我本能地想拒绝女儿的请求。

但我转念又一想:我不能以我成人的思维来要求孩子。

对孩子而言此刻可以喂猴子就是最大的乐趣。再说了,买两袋也就10块钱,我平时网购随手花费几十元也不心疼的。

于是高高兴兴同意女儿去买。

后来下山后我问女儿爬泸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喂猴子啦!好可惜大姐二姐没有一起来玩啊!她们错过了好多......”

很开心我在女儿喂猴子这件事上没有扫她的兴。

                                                              02

“孩子需要什么,就是需要什么,可能在你眼里那个根本没必要,但在孩子心里就是他想要的。”

“无论买或者不买,请尊重孩子的欲望,你可以不满足,但是不能自以为是去评判。”

初看心理学者李雪的这两句话时对我产生很强的震撼力。

因为我在生活中评判孩子欲望的次数实在数不胜数。而且很多时候还自以为很有道理。

你已经有类似的了!”——可我自己不也是已经有很多类似的耳环、衣服了,还要继续买吗?

“那个东西有什么用?”——我买的每一件东西就有用吗?

“我们不能什么都想买!”——只是想一想而已,凭什么不可以?我自己还想发大财呢!

“这个不划算!”——怎么才叫划算?我和女儿花费上千元来西昌就玩1天的时间,家里老人还觉得不划算呢!

……

                                                                03

我自己不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吗?

小时候家里很穷,我也很早就变得乖巧懂事。面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几乎从来不敢要。

但难免也有没那么理性的时候。

记得有一次和小伙伴一起玩时,她拿着棒棒糖不停地在我面前舔呀舔,还故意说这个是新品,味道跟平常的是如何如何不同。

我于是也想去找妈妈给我买一个。

妈妈正在打麻将。我在她身边徘徊了很久很久,每次话一到嘴边又被我生生吞了回去。

我太害怕被拒绝了。

最后我终于鼓足了所有勇气怯怯地跟妈妈说:“妈,可以给我5毛钱吗?我想去买……”

还没等我说出买什么,妈妈就一通责骂:“买什么买?一边儿去!没看见我输了吗?”

类似的情境实在太多。

“我们家这么穷了,你还想买那份玩意儿!”

“压岁钱不准拿去用,必须存着!”

其实带给我伤害的并不是妈妈的拒绝,而是妈妈拒绝我时的态度和指责。

所以工作后我出现了反弹式消费。

更可悲的是,每一次消费完后我并不会感到满足,反倒是被罪恶感占据:我不应该花这么多钱的!

这么多年来我并未发现这其中的问题所在。

还好,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让我不得不学习,不得不去回溯自己的成长。

                                                                04

育儿即育己。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可以重新养育自己。

很感恩,我的女儿让我有机会重新养育自己。

相关文章

  • 不评判 活在当下--让接纳和理解自然发生

    我们习惯性地忽视,看不见孩子内心的需求,是因为我们对孩子,有太多自以为是的评判。 所有的评判,都是来自我们的头脑。...

  • 自我觉察的四个原则:《生命的真相》

    不要评判; 不要改变观察对象; 注意身体的感觉并且放松身体; 无情地、诚实面对自己。 葛吉夫告诉我们自我观察...

  • 界限感

    20170810Day58: 家庭里,很多家长不自觉地会用自以为是的想法去评判自己的孩子。例如:孩子兴冲冲地跑来跟...

  • 灵感指引:面对评判

    不要评判他人 也不要惧怕 他人的评判 任何恶意的评判 最终都会伤害 评判者自己 如果有人 恶意地评判你 那是因为 ...

  • 不要评判不要评判不要评判

    我除了不停的告诉自己“转弯啊转弯”之外,我还在心里不停的告诉自己“不要评判不要评判不要评判”。 刷抖音,碰到一个不...

  • 4.28 千聊 尊重 道 成长

    对孩子放手,真的相信孩子(他的心灵),“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总是自己的想法,不要给孩子太多设限”。无知,自以为是/“...

  • 彼此之间(6.7)

    6 彼此交往,自己同样是普通人,不是道德的评判者。切忌自以为是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别人的是非对错,指手画脚地评判...

  • 12.26日金刚智慧课后收获及感悟:

    1,不要用你的慈悲心去侵略他人。 的确,我发现我会带着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去评判周围的人。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

  • 有序组织的第八原理

    对自己要坦诚 ,但千万不要自我评判。

  • 忍住

    但别人没要求的时候,就不要随便给人意见,给了人家只会觉得你烦。这应该也是一种评判,一种自以为是。 忍住,忍住,用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对孩子的需求可以不满足,但不要自以为是地评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oc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