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庄子:“鲲鹏理论”告诉你,如何活成想要的样子

庄子:“鲲鹏理论”告诉你,如何活成想要的样子

作者: 李十针2018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20:23 被阅读6次

    文 | 李十针

    《逍遥游》是庄子的名作,初读时,仅仅能记住的,就是文中大到夸张的鲲鹏。

    庄子在《逍遥游》里,两处讲了鲲鹏的故事。

    第一处是文章的开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第二处在文中。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讲的是,在北海有一种巨大的鱼叫做鲲,身子有几千里宽。有一种鸟,叫做鹏,背就像泰山一样大,翅膀像天空中垂下的巨云,一飞就能上九万里的高空。

    虽然看上去只是一个缥缈的神话故事,但是庄子的这篇《逍遥游》就是以这个传说为原点展开来。

    其中包含的“鲲鹏理论”,并不止大鸟大鱼这么简单。

    Part 1

    只有阻力足够大,

    才能托起更大的成功

    鹏展翅直上九万里,必须借助风力,只有足够大的风,才能托起鹏巨大的翅膀。

    所以,鹏要飞起来,必须寻找风大的时机,才能一飞冲天。

    但是,风是动力,也是阻力,风越大,阻力也就越大。

    鹏在九万里高空中飞行时,需要把所受到的阻力,化成前进的动力。阻力越大,就表示它获得的动力也越大。

    在地上的水坑里,倒上一杯水,这是根本承载不起船的,最多能放上一根草,放上一个大点杯子就会触底。

    但是如果换成是一桶水,就要比一杯水的承载力大不少,但是还不够承载起船。

    水越来越多,汇成江河,便能承起船了,而江河汇成大海,则就能承载起巨轮。

    我们所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就像风和水,要想获得大的成绩,高的等级,就必须有勇气和能力对抗更大的阻力。

    有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在生活中摸爬滚打,却仍旧不高不低。因为你吃的苦,都是大多数人正在吃的苦。

    只有吃得苦够多,经过的挫折更多,超过大多数人的苦,你的心就更加坚强,更豁达,在处事上更加得心应手,比其他人活得更透彻。

    Part 2

    只有飞得足够高,

    才能摆脱闲言碎语

    除了鲲鹏,文中还出现了一个角色,蜩与学鸠(后文亦出现过斥鷃),都是小鸟雀小飞虫之类。

    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鹏飞起来的时候,小鸟雀就笑它,说我飞起来,只有十几尺高就落下来,在那些蓬蒿之间飞来飞去,也挺开心的啊。你飞那么高,飞那么远,何必呢?

    鹏对这些奚落并没有回应,依然往南而行。

    鹏展翅于九万之空,在他的眼中,只有天之苍苍,地之茫茫,从高空俯瞰,世界在他看来都是混沌一片,又怎么会听见蓬蒿中小小鸟雀的嘲笑呢?

    试想,如果鹏在低空飞行,听见了这些话,时间一长也难免会可能动摇。

    只有飞得够高,从这个环境中脱离出来,才能躲过这些闲言碎语的攻击。

    莲池中的一颗莲子,坠入水中。纵使她千般不愿,她还是与淤泥为伍。漆黑腥臭的环境让她不适应,但是如果要生存,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变成淤泥,同流合污,而是努力生长,出水成荷。

    只有逃离了原本恶劣的环境,荷花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凌波仙子。

    人也一样。人生不会一直顺风顺水,总会遭遇逆境波折。

    在低谷中时,你会发现,周围的声音特别杂乱,鄙视、奚落、嘲笑、责骂......如果你因为这些话而定义自己,那么你就放弃了逃离的机会。

    同样,激烈的反应,剧烈的抵触会让人的内心变得脆弱敏感,不堪一击。

    怎么办?让自己“飞”起来。

    把这些话语当做是斥鷃的奚落,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更高的更有意义的目标上去。只有你的“不在意”,才能到达闲言碎语无发生存的空间。

    Part 3

    只有认清自己,

    才能实现想要的生活

    鲲鹏理论中,庄子举例了三种生活方式。

    适莽苍者,三餐而返,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意思是,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

    这三种生活方式,有绝对的好坏吗?

    没有,这完全是根据需要来进行的。

    到近郊的人,并没有必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如果准备了,反而适得其反;而千里之行则不同,如果准备的粮食不够多,必将是灾难性的打击。由此推断,行万里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准备。

    每一种选择,对当事者来说,都是最佳。

    但是,莽苍者,虽然看似庸碌,但是却最安逸,最舒适;千里者,挑战最大,危险系数相对也高,但收获也是最丰富的,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舒适”。

    决定生活舒适程度的,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

    如果要享受更高层次的“舒适”,就必定要投入更多的努力。

    不得不说,“胸无大志”的小雀鸟,在自我认知上,还是做得不错的。它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上限所在,从不曾奢望能如同大鹏一样远翔,蓬蒿中的天地,已经足以让它满心欢喜。

    如果小雀鸟以大鹏为榜样,以“水击三千里、传扶摇而上九万里”为目标,选择了“适南”的旅程,那很可能就在半路夭折。

    认清自己的能力,找准合适的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才是庄子《逍遥游》中体现出的意思。

    其实,鲲鹏之形是庄子心中所想出的荒诞之物,荒诞到无法纳入正常认知,而正是因为这种荒诞到极致的形象,才能将人脑中的固有思维打破,从而进行独立的全新的思考。

    庄子的鲲鹏之说,目的正是在这里,“放空”内心,再审视人生,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寻真之路:庄子是个明白人,可是我却看不懂他书上的字。

      本文标题:庄子:“鲲鹏理论”告诉你,如何活成想要的样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og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