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背叛”
马克斯·布罗德打开遗嘱,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凡是我遗物中的一切稿件,日记也好,手稿也好,别人和我自己的信件也好,等等,毫无保留地,读也不必读地统统予以焚毁。”
马克斯是他生前最好的朋友,他料想自己的遗嘱交给马克斯一定可以得到很好的执行。
但是今天,我们应该感谢马克斯“背叛”了好友的遗嘱,不仅没有将那些稿件烧毁,反而悉心整理出来,并将其出版发表。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马克斯的这一举动拯救了20世纪的文坛,拯救了整个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因为,这些差点被焚毁的稿件是后来影响了一代代作家的《城堡》、《审判》……
留下这份遗嘱的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他的名字是——弗兰兹·卡夫卡。
余华描述第一次读卡夫卡的小说时:卡夫卡就像是流进血管的海洛因令人亢奋和痴呆。
村上春树是卡夫卡最疯狂和痴迷的粉丝,还专门为他写了本小说叫《海边的卡夫卡》。
博尔赫斯对卡夫卡无比推崇,称他是“文坛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
2.三次订婚而又悔婚,荒诞源自痛苦的生活
在卡夫卡的作品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标签就是荒诞。
《在流放地》里荒诞的杀人机器和刑罚,《审判》里永远无法自证清白的约瑟夫,《城堡》里始终不能进入城堡的土地测绘员……
周国平在《各自的朝圣路》里写道: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卡夫卡亦是如此。
对卡夫卡来说,写作只是一个业余爱好,他的主要工作时保险业职员。
作为犹太人,他那经商有道而又十分残暴的父亲对此十分不满,声称这只是一个能让他不饿肚子的工作而已。至于他的写作,更不会让那不懂慈爱的父亲有丝毫的注意。
卡夫卡的生活是充满痛感的,无论是家庭还是他所生长的国度,都无法带给卡夫卡身份上的自我认同感。
卡夫卡的父亲奉行着专制的家长管教子女的方式,粗暴而没有任何温情。这让卡夫卡敏感而脆弱。
卡夫卡出生在奥匈帝国治下的布拉格(今捷克首都),他是生活在一群捷克人中间的讲德语的犹太人。这使得他即不被信奉基督教的捷克人认同,又不被讲德语的人认同,同时也无法得到讲犹太语的犹太人认可。身份的独特性让卡夫卡十分的孤独。
卡夫卡的孤独处境造就了他在写作上的天马行空的思维,但同时也毁掉了他的婚姻。
只活了41岁的卡夫卡,一生曾有过三次订婚,但三次都解除了婚约。有人认为,根本原因是卡夫卡对家庭生活将毁掉他的写作赖以存在的孤独的恐惧。
3.《变形记》里最大的荒诞是主角变成臭虫吗?
在卡夫卡留下的一系列的伟大作品中,将他从生活苦痛中提炼出的荒诞推升到极致的作品,当是《变形记》。
《变形记》讲述的故事可以用这样一个问题来概述:如果我变成臭虫你还会爱我吗?
故事的主人公格雷戈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无法起床了,甚至无法翻身。而上班已经迟到,格雷戈尔的父母和妹妹都在门外焦急的等待着,连公司也来了人看望他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因为他从未迟到过。
当格雷戈尔审视自己的身体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长着弧形甲片和好多细小的腿的虫子。这个时候,他心里只想着打开门向家人和公司来人去解释自己迟到的问题。
但是,在格雷戈尔花费巨大的努力终于打开了房门时,公司来人落荒而逃,母亲被吓到昏厥,父亲挥动着手杖和报纸驱赶他……
此后,格雷戈尔只能待在自己昏暗的房间里,而变成虫子这件事让整个家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格雷戈尔原本是家庭的经济支柱,但现在,他的家人们不得不自食其力。
故事真正荒诞的地方还不在于我们的主人公格雷戈尔变成了臭虫,而在于,当格雷戈尔变成臭虫后,他的家人们对他的态度。
在发现格雷戈尔变成臭虫前,他的家人和公司来人,都十分关心他的状况,忧虑他没有按时上班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因为对于家庭,他是经济来源,对于公司,他是业务能手。
当他们发现格雷戈尔变成臭虫后,他们却没有去想格雷戈尔为什么会变成臭虫,以及怎么帮格雷戈尔变回来……
英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的《变形记》时说:“卡夫卡对人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如果说对于现代人而言,有什么书是最适合让他们从中思考自我价值与个性的问题,那么,卡夫卡的这本《变形记》一定值得用心品读。
我是秀才,爱读书,爱写作。期待你的关注。
公众号:书生留得一分狂
头条号:秀才读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