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周迅黄磊“地下恋”曝光:离婚追爱的中年人,到底在想什么?

周迅黄磊“地下恋”曝光:离婚追爱的中年人,到底在想什么?

作者: 壹念心知岛 | 来源:发表于2022-01-06 18:13 被阅读0次

最近的新戏《小敏家》讲述了一段中年人的爱情故事。

女主刘小敏听从父母的命有了第一段婚姻,然后受伤、离婚。

人到中年,开启了第二段爱情,同时也慢慢走上治愈之旅......

剧中小敏的妈妈还是很开明的,但我想,无论开明或愚钝,在女儿的婚姻方面,作为父母还是希望他们能白头的。

那到底是什么让父母插手的婚姻多数过得苦不堪言而多以分手告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离婚背后这些事儿。

热播剧《小敏家》中的小敏却没有经过“我”的思考,直接听了父母的命进入婚姻,然后婚姻破裂。

我想到现在还有很多公园里替子女相亲的父母们。他们把儿女的信息写在条幅上,挂在两棵树干中间,远观像祈福、请愿的帖子。

这些经由父母安排而忽略儿女意愿、没有经过“我”的思考的婚姻,都存在一个问题:

谈婚论嫁的年龄,连枕边人都要被安排,以后这是自己的人还是父母的人,过的是自己的生活还是父母的生活?

所以,我的婚姻该由谁作主?

潘绥铭教授说,性的问题,从来都不是性的问题。这句话的意思是,可能别的方面出了问题,投射到性的关系上,于是就成了性问题。这里最重要的“别的”,常指早年和父母的关系。

性的问题,从来都不是性的问题。我的生活我作主,我的婚姻我作主,婚姻问题也从来不是婚姻的问题,这事关主权、边界、独立。

当结婚不能自主,但婚姻生活过得幸福或惨烈,这是我可以说了算的。意即,结说了不算,离可以说了算。

这让我想到鲁迅。

他曾对友人讲,妻子朱安是母亲给他的礼物,他只能好好供养。在那个新旧思想激烈交锋的年代,家人无视鲁迅崇尚婚姻的自由强行包办,以鲁迅的风格,二人行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

因为如果鲁迅应了父母的命,媒妁的言,他就不是他了,这不仅是婚姻问题,还涉及权利、边界、主权,事关鲁迅的自由意志,即我的婚姻我作主。

否则,也许表面皆大欢喜,从了父母结了婚甚至生子。后来呢?

报复的快感、隐藏的攻击出其不意且随处可见,与此同时,潜意识中对父母的不满和攻击也会转移到伴侣身上,亲密关系将成为惨烈的靶子。婚姻怎么来了要怎么还回去。

离婚不过是生而为独立人的摇旗呐喊,现实版的“阳奉阴违”。

很多人就是从离婚开始,才真正成为独立的人的。

对一个从来没有过“我”的人,离婚是迈出发现“我”的人生旅程的第一步。

一个人从出生就在指向分离。

比如从母体出来 实现了第一次分离,然后有离乳,上幼儿园,上小学,初中......步入社会。

每一步都在完成一次分离,同时进入下一段旅程。

多年前我参加过一个婚礼,新娘子在婚礼现场一直流泪。我感受到她幸福的喜悦与分离的哀伤同在。

这一幕多年后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我知道女孩的婚姻一直都很幸福。

但这也让我联想到现实恋爱、婚姻都很热烈,却闪婚闪离的人们。

我不是说结婚时要哭过才会过得幸福,而是说婚姻本身一定是两个独立的人的结合,这样的婚姻才会持久。

这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活成了父母的延伸,就像《安家》中的房似锦,她于母亲的意义不过是养家的工具,自己即便有很强的社会功能依然要处处听命母亲。二是成人的外壳下一个还不能独立过生活的孩子。

无论是孩童心态,还是活成了父母延伸物的孩子,都是没有被当作独立个体对待的。

第一种情况要完成在婚姻中的成长,即自己能意识到要从从父母那里分离。第二种情况则相对艰难,因为当一方是孩童,另一方被投射为父母。

如果作为孩童时诸多需求未被满足,早年依恋关系诸多事件未完结,会对一个人看待外在世界的态度产生很大影响。

比如当父母疲于奔命,没有很好照顾他,或父母总是吵架无视其内心感受,内在会有一个声音——“我不够好”。当缺乏足够的关怀、温暖,“爱与被爱”的愿望没有被实现,为弥补外在世界的不足,内心会制造幻想。

长大后,成人的外壳下实则是带着这些需求与幻想的内在小孩。于是理想的对方的样子被无意识投注到对方身上,希冀对方无条件接纳自己,永不抛弃伤害自己。当现实中找不到这样一个理想化人物,婚姻很快就会走向尽头。

于是婚姻就成为了靶子,从孩童走向成人或从父母那里分离的靶子。

曾老师说:万病源于未分化。

从这点看,离婚也许是必将之路了。也许它还是内在成长的起步,寻找自我的起点。

如此,离婚后自己才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小敏家》的小敏,经历一段失败的婚姻后,才慢慢发现自己想要什么,包括理想的伴侣,自己想要过的生活。

一个人要走进婚姻,建立一段亲密关系,是需要分离、独立、信任和爱的勇气和能力的。

分离一定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能承受分离,才可能走向独立,保有独立的意志,进入到自己想要的关系中去爱,去保有幸福的婚姻。

我们的文化喜欢近距离的亲密。

当孩子连接到父母不想分离的潜意识,为了达成父母的心愿去满足父母愿望的婚姻,其存在的意义也许就是为了还父母的一个人情,两不相欠。

潜意识搞鬼从来都没得商量。

婚姻此时就如同靶子,不离,“我”是不在的。离了,“我”才会在。

“我”在,事关人的生死存亡、主权、独立。这也是为何鲁迅的第一任妻子朱安一生无爱无性,晚年自称为鲁迅遗物的原因。

克莱茵说,人活着是为了寻求和他人的连接。

但凡不想寻求连接,想断了,一定是有比连接更重要的东西消失了。试想“我”不在了,连接还有什么用呢?

而“我”在的前提是和父母“相望于江湖”的分离。

有些时候,也许离婚才长大,才能分离,“我”才活过来。

作 者 / 么利华 编 辑 / 伏太因

The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周迅黄磊“地下恋”曝光:离婚追爱的中年人,到底在想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pr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