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1482天 23.6.29 运动打卡第468天 3300h 约练760
回听昨天的咨询,简直有些听不下去,在咨询中怎么有那么多我“自己的声音”?
昨天的咨询有画曼陀罗的部分,在画的时候,孩子说我三分钟搞定,我只是提醒了下,需要15-20分钟,慢慢画,不要太快。
但孩子并没有“听”,刷刷刷,每快就画完了,好象五六分钟吧。
在看到孩子画那么快时,我心里是不爽的,心想这孩子怎么这样,今天也太调皮了吧,然后也在想,他是怎么了?
当问了他之后,他说肚子太饿没心思画,我又心想,饿是你自己的选择,坚持一下,很快就好了。却没想到去关心人家“饿”的感受,也没去肯定他虽然饿着,却仍然愿意坚持的这份心。
其实真的很不容易,虽然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但不容易也是真实的,而我却没去看到,也没去关心,还只是强调规则,要求他能够遵守。
而在回听的时才感受到,他画那么快,除了饿,还有内心的不舒服,我并没有很好的倾听他,反而把他想说的话给堵住了。所以画的时候,他还有情绪在。
是什么让我在咨询中,没有了咨询师的角色?
那么,不是咨询师的角色,又是谁?
是我自己,应该就是我自己的“个人角色”,我在咨询中,不断被扰动,让那个“本我”出现了。
我想教育别人,想让别人按我的要求来做,可这个孩子,虽然不是自愿的来访者,但同时也不是“被教育者”啊,我凭什么要去这样要求他呢?这样的要求,不仅对我们的咨访关系会有很大的损害,同时也根本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确实需要去做个人体验了,如何去“角色”化,不是想就能做到,而是需要好好去看一看,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或许才能真正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