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看的是一部民谣歌手奋斗的叙事电影,留在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却是主人公在雪地里步履艰难的场景,这便是题目的原由。
因为一种心情,爱上一首歌,因为一首歌,结缘一部电影。我就是这样看的这部电影《醉乡民谣》,百度百科里对这部电影的概括极其简单:讲述民谣歌手勒维恩·戴维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谣盛行期奋斗的故事。
人们大多繁琐忙碌焦虑的度过自己的每一天,觉得一生漫漫,殊不知在局外人眼中看来24K的人生,往往一句话就足够概括。百度诚不欺我,勒维恩的人生就是百度百科里那句话。初看到“奋斗”这两个字眼,再看看豆瓣评分8.0,我完全是抱着一种为了“励志”,为了摆脱最近慵懒焦躁心绪的目的,顶着精力去完完整整的观看这部平淡的叙事片,真的很平淡的剧情,要不是目的明确,估计这部毫无喜感,毫无波折的故事片,我是看不下去的,很庆幸我看完了,看到了结局,看到了不一样的真实,心中留下那日益增长的感触和悸动。
主人公勒维恩的这个故事,也是片中家猫的故事,故事的开头是家猫从家的逃离,勒维恩从一间间屋子赖皮的寄宿转换。严寒的冬日,温暖的沙发,可窗前的家猫却凝望着窗外的白雪,灵魂的歌喉,贫穷的坚定着不随波逐流。茫茫冬日,严寒的未来,猫可以有温暖的冬日,勒维恩可以有赚钱名利的机会,可他们都冲向了冬日的雪地,留下一串明日就会消除的足迹,踏足心灵的旅程。猫最终是回到了温暖的家,勒维恩也为生计回到小酒吧驻唱,就像那些雪地里的脚印不存在一般,一切是最初的样子,一切又不是最初的时候,当猫再次看向窗外的时候,能感受那自由的风和雪的柔软,勒维恩嘴里唱的仍是旧曲子,却更多的人能为之动容,这是一部标注“奋斗”的影片,结局的主人公并未功成名就,但是却像一股清风徐来,沁人心脾。
我们身边有太多太多的奋斗史了,小到市井摆谈,大到著书立传,拍成纪录片,流传史册等等,这些个奋斗史激励着世间人,得出许多的结论,醒世的标语,以及从小我们便知道的天才等式等等。“努力就会成功”,这样的话太肯定,“奋斗”早已与“成功”画上对等号,故事终究是故事,可口口相传的人多了,那些涉事未生的孩子便深信不疑,奉为真理,一旦深信的神明是个假泥,那么越坚信的内心便越玻璃,可是事实大多逃离这些个“真理”。
人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预期,我们的“奋斗”就是尽量靠近预期,尽量让自己不后悔。什么是不后悔,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点也不斥责初定的自己,即使知道会失败,仍坚持下去的初衷,即使我最终会回到老路上,可我依然回味岔路的风景,我走过,我看过,我经历过,所以即时最后退出,也不曾悔过,岁月是拿来干什么的,是拿来过的,时间本就是流逝的。
写这这些话的原由不仅是看了电影的感触,还有最近回老家时听到的家长里短,小小的小城中接二连三出现青少年自杀的事件,不禁心惊,那些青葱的年岁,东升的旭日,是怎样的决心和心境让他们纵身跳下,物质的年代,缺乏着真挚而坚定的心,希望孩子们平常的生活不要过于顺心,偶尔去“雪地里踩踩”,感受一下刺骨的现实,只有坚韧的内心,才能抵御世界的霸凌,告诉他们世间真真的奋斗:不问结果的追寻内心的安定。告诉他们风雨之后虽不会都出现彩虹,但是空气一定会比之前清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