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数学的区别,理解什么是“做统计”
提供有利于让学生关注数据并解释的问题
信息爆发的时代里,公众每天被 大量的图表和统计数据包围。人们在了解这些统计数据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这些数据是如何收集的?目的是什么?
精通数学的学生能够解释等式、口头语言、表格和图表之间的对应关系,也能够把重要特征和关系绘制成图表,或者把数据制成曲线,并探索规律或趋势,以下大观念有助于学生统计素养的形成。
大观念:
1.统计学的研究领域与数学不同,尽管统计中用到数学,但统计关注的是对数据的分析和由此产生的实际意义,所以理解统计数据的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2.做统计包括四个步骤:提出问题、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解释结果。
3.不同类型的图表和数据表现形式会展示数据不同方面的信息。因此图表的选择会影响对数据的理解。
4.用数字来描述数据的度量称为统计。
5.图表和统计能够表明数据分布的概况,如数据离散或集中。
一、做统计
事实上,做统计和做数学是不同的过程。数学是对于数及其运算的概括与抽象理解,它也是对于空间结构及其度量之间的转换与抽象理解……统计也与数有关,却是有背景的数,这些称为数据。
统计素养是学生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必备素养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