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听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我们都需要一个安全空间》。武老师在课程里面提到一个案例:
他的一位来访者,在她的家中堆满了被她老公称为“垃圾”的东西。例如,他们家的旧报纸占了很多地方,老公很想把旧报纸扔掉或卖掉,但她总觉得,好像还有很多报纸没有看呢,万一它们还有用呢,扔了多可惜。
听到她说“万一它们还有用呢”,武老师有了很深的感触,对她说:“好像报纸就是你自己,你在你父母家的位置,就像报纸现在在你家的位置,不被重视,但希望被重视,希望被看到,万一还有用呢。”听武老师这么说,她泪如雨下。的确,她是几个孩子中最被忽视的一个,但她心里想着,我要向父母证明自己,我还是有用的。
听到以上案例,我深受启发。前一段时间还和朋友讨论,她们家里的老公也都舍不得仍东西,我觉得不舍得丢东西,是舍不得丢弃自己,觉得还有用,希望证明自己。不扔东西表面上看是节省、怀旧,潜意识是希望自己被认可。
我以前很看不上我妈留东西,舍不得吃、舍不得用;后来受不了先生总往家里买东西,屯了大量的物品导致过期;曾几何时,随着日子的积累,自己也变成了这样的人,什么都舍不得仍,总想:万一有用呢?
四年前从上一家公司辞职,带回一个箱子,里面有一些简历、本子和一些旧的文稿等,总想万一有用呢,这个箱子摆在那里四年,前几天想清掉,打开看看,还是没舍得----万一有用呢?
“万一有用呢?”这句话的背后有二个含义,一是“万一”,二是“有用”,实际我们知道这个概率很小,即使发生小概率事件,也是有补救措施的,还是心里没有安全感,东西放到那里就踏实,所以东西越来越多,堆积如山。儿子总说“你们拿10万元/米的房子放垃圾”。
我们这一代人,70后,家里都是几个孩子,物质匮乏只是其中一方面,还是从小没有树立起内心的自信,要外人的认可,要物质的支撑来证明自己。我有二个哥哥,父母对我也很好,但我自小没有安全感,听心理学课多了,慢慢找到自己的症结,也面对自己。自信跟物质、家庭、工作、身份等,没有任何关系,是内心中自己对自己的认可,是自己接纳自己的过程,只有与自己和解了,你才真正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并证明自己。
我和朋友讲了以上的案例,她说“喜欢扔东西就丢弃自己了吗“?恰恰相关,是自信,无所谓仍或不扔,对物品不会眷恋或舍不得,全在自己掌握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