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帝曰:愿闻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帝曰:何谓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
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愿闻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帝曰:善。寒湿相遘,燥热相临,风火相值,其有闻乎?岐伯曰: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
(解读)
“帝曰:愿闻其用也。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黄帝道:我希望听你讲一讲天气的功用。岐伯说:说到天,当推求于六气;说到地,当推求于主时之六位;说到人体,当推求于天地气交之中。

“帝曰:何谓气交?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黄帝又道:什么叫作气交?岐伯说:天气降于下,地气升于上,天地气相交之处,就是人类生存的地方。所以说中枢的上面,属于天气所主,中枢的下面,属于地气所主,而气交的部分,人气随之而来,万物也由之化生。就是说的这个。
“帝曰:何谓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黄帝又道:什么叫作初气、中气呢?岐伯说:初气三十度有零,中气也是这样。
“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黄帝又道:有初气又有中气,这是为什么?岐伯说:这是赖以区分天气与地气的根据。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黄帝又道:我希望听你讲个究竟。岐伯说:初气就是地气,中气就是天气。
“帝曰:其升降何如?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黄帝道:气的升降是怎样的?岐伯说:气的上升和下降,是天地之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帝曰:愿闻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黄帝又道:希望听听它的作用怎样?岐伯说:升后而降,降是天的作用;降后又升,升是地的作用。天气下降,气就下流于大地;地气上升,气就蒸腾于天空。所以上下交相呼应,升降互为因果,因此就发生变化了。

“帝曰:善。寒湿相遘,燥热相临,风火相值,其有闻乎?岐伯曰: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黄帝道:讲得太好了。寒与湿相遇,燥与热相守,风与火相当,其中有什么可以说来听的吗?岐伯说:六气里有胜有复,而胜复的变化中,有根本与生化,有原因与变异,一旦有了变异,就会引致邪气的滞留。
今天学习了天气与地气的功用。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