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是风雅却寻常:宋人十二时辰(十四)

道是风雅却寻常:宋人十二时辰(十四)

作者: 花间星事 | 来源:发表于2023-09-26 23:45 被阅读0次

宋朝重文抑武,所以教育十分发达。不仅在各地官办大量学校,而且都免收学费。就算一些小地方的学校会象征性收些学费,如果家境贫寒的学生也可以免交。居无定所的寒门学子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食宿,太学每月还会给学生发放一千文钱补助。宋朝大规模的兴学活动有三次,不仅私学和公学得到迅速发展,集教育和学术研究为一体的书院也备受推崇。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等都极具影响力。

在正式上学之前,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或者私塾被称为“蒙学”。当时也有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地方设立的小学有官办的官学,民间的私塾。一般孩子们七八岁就可以去上学,启蒙的教材就是三本书,《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这些直到今天依然可以作为孩子们对古典文学的教育启蒙。因为韵律优美,朗朗上口加上意思浅显易懂,很容易流传,所以受众广泛。

蒙学教给孩子的不仅是文化知识,还有他们的品德,言行,着装,礼仪以及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还有一些蒙学也会教授书法、绘画等课程,此外老师还会教他们鉴赏书画。因为孩子好动的天性,老师还会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蹴鞠、捶丸等体育运动。宋人对于教学的理解,不仅是传授知识。这样全面的教育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都得到了收获。

更为难得的是,在教育方面,宋朝没有重男轻女的偏见。女子的向学之风浓厚,还出现过女童参加科考的现象。淳熙元年,宋孝宗改革科举,设立了“童子科”,鼓励少年们努力读书。这年夏天,一位名叫林幼玉的女童求试,她非常熟悉经史子集,顺利通过了各级考试,被封为“孺人”。这个封号之前是官员为自己的母亲或者妻子向皇帝讨的,年幼的林幼玉凭借自己的才华,在史书上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笔。她的努力也证明了只要有真才实学,女子照样可以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

40年之后宋宁宗时期有一位名叫吴志端的八岁女童参加了考试。不过她的运气不如林幼玉,虽然同样顺利通过考试,但是碰到了非常保守的老臣向皇帝谏言,认为科举考试是为国家选拔人才,高中的士子都会安排工作。而作为女性不应该抛头露面,跟一群男子同样站在朝堂之上,所以她只是获得了一些打赏,之后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中再也没有女子参加正式科考。

当然宋朝不止这两位才女。还有出生在书香之家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词写得好,而且对焚香、点茶、挂画、金石鉴赏等都十分精通。南宋的另一位才女胡氏自号“惠斋居士”,也是从小就精通琴棋书画,史诗茶香。无论如何身为宋代女子能够受比较好的教育,已经比在其他的朝代更幸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是风雅却寻常:宋人十二时辰(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utk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