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会发现,爱学习的孩子成绩会好,成绩好的孩子更爱学习,反之,学不会的孩子怎么也不爱学习,越是学不会,课堂上越不爱听讲,每个孩子都有一套学习系统,有的是良性的,有的是恶性的,如果我的门能在孩子内部打造一套良性的循环系统,那么孩子对于学习是越来越感兴趣,会不断进步,成绩也会越来越好的。
这套良性的循环系统,从课堂开始上课,要让孩子做端正眼睛,看老师,看黑板。你会越来越发现,如果孩子眼睛看着老师,会注意到老师上课的表情,动作,肢体语言,他会更专注,更能被老师所讲的东西吸引,听懂的几率会更高。另外,这是双向的老师,看到孩子那么专注,肯定心里也舒服,那么对孩子关注的就会更多,孩子受到老师的关注,越多回应越多,就会越爱听讲,那么,孩子在课堂上专注听讲了,就预示着能学会了,成绩自然不会差。
除了让学生看老师有回应,有交流之外,还要让学生坐姿端正。让孩子们上课背挺直,上身保持紧张状态,但心里是轻松愉悦的,最重要的是要管,让孩子们管住自己的手。很多小朋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双手在做小动作,比如拿抽屉里的玩具玩,或者拿桌子上的文具,如果有的是只拿抠手看自己的手指甲发呆,就能玩半天,如果孩子们能把双手放在桌子上,双手交叉平整的放在肘部,这样他们的两只手就不会在抽屉里,或者在桌面上做小动作了,自然会听得更专注,上课效率大大提升。
第三就是课堂笔记。很多孩子要么是没有养成课堂记笔记的习惯,要么是偷懒,不往书上记记笔记,能很好的加深知识的印象,因为记的时候肯定要在脑子里想一遍再写下来,对知识的理解会不知不觉的加深,有时候不太清楚的,有点模糊,稍微模糊的问题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搞清楚,另外,记笔记有利于课下复习。
第四点就是老师的关注了,我们当老师的会照顾到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需要的学生。对,有些学生我们要及时进行检测,看看他们掌握的怎么样?如果没有掌握好,就要想办法来帮助他们,这样也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他感觉老师没有放弃自己,也感觉自己能听懂一点点,就会继续好好学习。
第五点就是老师要想办法让孩子们轻松的学会。有的孩子一做题就翻书,抄书上的东西,因为之前上课老师讲的他全没有记住,但是又能想到这些知识点,其实老师都是讲过是自己抄在书上的,但是脱离了书本却不会做。像这样的知识点,我们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轻松的学会,当然,这要求我们把自己当成一个学生,想一想学生这个年龄段怎样,记住这个知识点,怎样理解这个知识点,更轻松,更记得牢固。另外就是在课前要多备课,把课文或者知识点弄通弄熟,才能用更多的方法教给学生。
上都是在帮助学生学习,或者让他们轻松学习,孩子们能做到这几点基本上课堂上都能专注的听,老师讲的知识,70%左右应该能学会,对付一般的作业是绰绰有余了。这样孩子会学习上会越来越有信心,有信心上课又会更专注听讲,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一旦这样的循环形成了,我们老师就省力多了,但是实践发现,这几点是需要长时间来坚持,还需要我们老师多次来提醒监督,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也是我们教育需要爱心耐心的原因,正是由于这样的复杂性,才让我们进行多方面的教育研究和探索,有了尝试下去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