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某天,我在手机上删了抖音、删了一些app软件,也取消了很多不必要的公众号关注。
这个世界太浮躁,人心也浮躁,静不下来,却又渴望更多,但又迈不出关键的一步。一些外在的干扰都成了自己不是理由的理由。
就说那个短视频吧,明明想着这周好好看下《外经微言》的,可是那些生涩难懂的文言文,怎抵得过轻松有趣的短视频,于是拿起手机,以刷短视频放松下自己,结果一刷就停不下来,半小时,一小时,直至到了睡眠时间,无端耗费了时间!
除了懊恼自己的不够自律,我也恼恨手机上的微信小视频。
只一个偶尔,我参加了日更挑战。这日更就像攀登高山,过了20更的小小坡,前面还有50日更,100日更,365日更等诸多山坡,似乎漫长而又艰辛。一不小心就会断更,心里那个叛逆的小人儿,难免冒出来,想挣脱牢笼,获得“自由”。故我在内心极度佩服那些坚持到365日甚至1000日的。
登山沿途,可见到太多的植物。大自然的植物是没法选择自己的环境的,风吹到哪,就得在哪安家,只能适应。只要有一点点光,有一点点土,只要有一点点的可能性,它们都会努力的去生长,去完成更好的自己。它们的生命字典里是没有颓废,没有躺平的。
我敬畏生命,崇尚进步。难不成,人不如植物?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个生活计划,一个理科生的计划。没有过多的渲染,只有一二三四。
除了日更,我定了读书与学习计划,同时打算把去年的课程重新听一次,温故而知新,再做个PPT以便于更好地提炼总结课程内容。知识是个越深入越觉得浅薄的东西。
其实,很多年,我习惯于写年初计划,到年底,回头看计划,完成得如何?为什么没完成?完成的,是否能再进阶。
当然,计划只是个辅助,最详尽的计划,离了执行力也是白搭。日更的这个执行设置还是蛮人性的,先从完成20日开始,再接着是50日,慢慢的一步步的来。若一下子就要求来个200日的日更,我估计参与的人会少大半。
我觉得20日更,是轻而易举。50日更显得稍有点累赘了,但还是坚持着完成了。接下来就是100日更了。
每天更文,虽只是一种形式,但我希望着配合我那一二三四的计划,能成就自己,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