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发现 我投射车牌号 越是在意 越是精神紧张的看车牌 越是看不到我投射的车牌 反而放任后 会一不小心就会看到 」
- - - - - - - - - - - - - - -
道理是这样,可是为什么觉得对于高考来说,是越努力,越用功,越容易成功呢[疑问]」
- - - - - - - - - - - - - - -
越单纯的,越能直接使劲
神月:
这个我以前没讲过,我简单讲一下
神月:
人们是如何会迷信行动创造论的?
是跟从小到大的生活经验累积而来,错误延伸出去导致的
神月:
拧瓶盖,拧不开,加大力度就行
因为这里只有你跟瓶盖之间的关系
神月:
推东西推不动,加大力度就推得动了
神月:
这里是直线关系,只有你和瓶盖、桌椅两个因素
神月:
关系越复杂,行动创造论就越快失效
神月:
考试分数,涉及几方?
1. 学生自己
2. 出题考官
3. 批阅考官
神月:
这还算单纯的
神月:
学生自己,就看你学习有多用功——投入的时间
过程有多专注——不是人在心不在
学习方法——高效/低效/无效
神月:
如果你学习用功,但是能量不好,会导致你押注最多时间去读的,偏偏没有考,认为不会出题的,偏偏考了
神月:
或者,批阅考官批了整天,心情很烦躁,到你的答卷的时候,抓得特别严格,有种泄愤的意味……你就倒霉
神月:
但是整体而言,考试成绩,还是很单纯的情况
神月:
如果再跨出一步,不只是看考试成绩,还看班级排名,那就涉及更多人了
1. 学生自己
2. 出题考官
3. 批阅考官
4. 同班其他考生
神月:
如果要看全级排名呢?
1. 学生自己
2. 出题考官
3. 批阅考官
4. 同班其他考生
5. 其他班的其他考生
神月:
老师在点拨的时候你们絮絮叨叨什么呢
神月:
越是单纯的参与方,越是直接的关系,越能够【控制】,或至少给到你【控制的错觉】
神月:
牵涉到的变数越多,关系越是非线性的,你就越无法控制
神月:
瓶盖拧不开,你用点力就行了
但是,男朋友不如我愿,我能不能用点力,他就听话呢?
神月:
牵涉到的变数越多,关系越是非线性的,你就越无法控制
神月:
你在实验室里,可以控制、操纵各项变数
但是在人生的场景里,你大多无法控制和操纵
神月:
特别是关系
神月:
在亲子关系就特别明显
神月:
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太多主见,凡事听父母的
神月:
越长大,主见越多
神月:
但是父母还是根据孩子小时候所养成的互动模式来施压、骂、逼迫……
当孩子来到叛逆期就会开始反弹
神月: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神月:
行动创造,只适用于一个单纯的、眼前的、可以直接施加影响力的语境
神月:
一旦进入复杂、不在你眼前、你无法直接操纵的语境,你还用行动创造论,是不行的
神月: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你看起来,不同的成功人士有不同的成功之道
神月:
因为这跟行动没有太大的关系
神月:
任何行动,只有在特定的人事物时空,以正确的组合排列走到一起的时候,才能成事
神月:
你没有那些人事物时空,以特定的组合排列,形成某个特定的【局】时,你光靠行动是不行的
你顶多只能完事,不能成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