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力所能及的领悟,恰恰是他人力所不及之处。”
最近在翻看一本关于现象学的书籍,一方面出于学习需要,一方面出于兴趣满足。从小就对哲学感兴趣,现在想想也是有原因的。孩子是不成熟的人,在操作能力上永远超越不了成人,而能填补这一部分动手需要的就只有孩子的思维。哲学是个不需要动手,需要静静思考的事,恰好符合孩子的好奇探索的心思。而哲学家进行的思考也类似于这一种原因。都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我想这句话反着说也是蛮有道理的。
那么现象学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只觉得让所有人从现存的现象中去找背后的原因和答案,是个很伤脑筋的事。但这种浅薄的思考却恰恰让我更清楚地思考起身边的事。
我不清楚别的学校是如何锻炼大学生的,行政老师是如何看待学生的,但我的学校却让我感受到重重的无力感,一方面有我自身的原因,一方面却是越多老师都有的思维定势。我因为负责某个项目的财务资金调配,由于个人经历有限,也没有老师那种对业务的熟悉程度,我一共去了财务处六七次,每次都收到的一句相同的话――“叫你们老师来吧!”最后一次直接感叹“你们老师好放心啊!”对,的确,我没有老师那么干练地去办事,但我在去财务处之前已经做足了材料准备和身份验证工作,老师也许可了,而且对项目的熟悉,我相信没有老师比我更加好。我又在路上一直在想为什么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这种自己搞的活动还不能够自己办,大学行政人员实际上也不过是把大学生看成一个孩子。
我想事倍功半的原因我自身有两方面:一我理所当然的从自己的视角去要求其他人对我包容和理解;二我的外形让其他人觉得我不够靠谱,还是个学生样(或者说书呆子样)。我想这就是现象学给我的启发,我们共同认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的视角千差万别,我们都是在我们自己的习惯和经验上从事各种被社会认同的的事。
我极度的不适应这样被人不看好的感受,从小到大学生总是在老师和父母的期待中长大的,所以忽然从事起一项从来都拒绝幼稚的学生的事,我开始思考那些我力所不能及的领悟,我又该如何去涉猎。
其实相对的程序化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形成对外界的屏障,那不就是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吗?对于我自己也一样,我需要现在他人,各行各业的角度才能真正看到他人的视角领悟,所以我想以后一定多多找机会尝试,即使我们以后没有从事任何相关行业,也要拥有广阔的视野,坐过所有座位,才能发展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才能体会别人是如何看世界的。
所以作为大学生,我想不得不做的事就是两件:尝试与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