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一批"扶贫脱贫具体路径方法中,产业发展是排在第一位的。负责扶贫工作实行的各级官员对如何进行产业发展有过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解读、诠释和指示要求。
扶贫工作重在培养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发展产业就是最好的造血功能;我们要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保证农民兄弟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我们要根据武陵山区山大人稀草场植被丰盛的地理特征,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生态养殖……
这些对如何发展产业扶贫,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解读与诠释,在国家海量扶贫资金的配套配合下,各个地域的各级官员自然会在如何发展产业拥有各自裁量权的指导指引下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这既是政治正确投名状似的表态,也是对完成政治任务的实际回应,亦符合站在提供帮扶一方所有人的价值利益取向。
诸如增强造血功能,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这些个高大上、伟光正却明显带有运动式基因的扶贫指导思想,只需稍稍运用丁点的常识进行思考,便能明显发现其中的逻辑硬伤!
姑且不论由政府主导,没有市场充分参与进行资源配置的产业发展最终是否能够成功,都只能认定,现今扶贫工作所提倡的发展产业的行为充其量可以算是增强农村造血功能的外因。
唯物辨证法早就告诉我们:内因是根本,外因只是条件。能够增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核心内因是什么呢?首先,当然是对现行社会治理构架制度的改变——即是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城乡二元化双轨制结构,充分尊重并保障农民的基本民生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好能够公平竞争的致富平台,充分相信"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种人性的力量。
从较高的宏观维度讲,单一的对造成农村贫困的外因进行变革改进,随着大量物力财力的投入短期内自然会明显改变部分农村贫困贫穷的景况。这种仅因为外部因素的改变带来事物表象的改善,往往会让提供外因的人,陶醉于事物表象改善的成绩,而忽略从社会制度——造成农村贫困的内因层面进行革命性、制度性变革。如此,将不可能根除农村贫困。
"一村一品"特色种植养殖,字面上看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很能打动人心。问题是,一村一品它能在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中确保每一个乡村发展的种植养殖业品种不重复的得到全面的施行吗?显然不能。其逻辑常识的缺失一目了然!
可供我们选择种植的农作物果木等等受地域环境、土壤气候局限,在乡县甚至市一级的行政区域,不论你加上多少个"特色",农作物、果木、经济作物的种类搬着指头也是计算得过来的——养殖亦然。
一个村周边三五个村的范围内若是发展种植养殖,倒是可以达成所谓"一村一品"特色种植养殖的愿景!
不敢想像在这种发展产业增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的指导思想下,在一个较大行政区域内,且没有市场充分参与资源配置的产业发展,所谓"一村一品"特色种植养殖一定变成了"多村一品"。既便发展成功,最终定会演变成农户间特色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恶性竞争。亦如我国一些工业产能的严重过剩,形成极大浪费。其结果究竟是产业致富,还是产业"灾难"?
让我们下降到一个更低的维度——贫困农民的角度来设想"一村一品"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可能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是潮流趋势的必然。特别在自然环境,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不甚完善的山区农村,接受过一定知识数育,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大都去了城镇讨生活、求发展。那么,完成政府主导的"一村一品"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只能靠眼前这些头发花白的老农和留守的妇孺。
根据经济学家的调查统计,在城市所谓创业者的创业,其成功率不足5%,可谓九死一生。而眼前这些极其良善的老农和妇孺,吿别熟悉的传统种植,在政府扶贫攻坚的要求鼓动下去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种植产业,几乎完全被动的进入到一个 陌生的特色种植领域,何尝不是一种创业?
城市创业者自身受教育程度较高,有自主创业的内生动力,且市场信息获取渠道众多,其创业成功率尚不足5%。那么,仅靠这些留守农村的老农和妇孺发展所谓特色养殖种植,结果可想而知!
他们中确有部分人有这份创业的冲动与愿景,希望由此增加收入而改变自己卑微的命运。但大部分人却是被一种从众心理左右着:反正不用自己掏一分钱,树苗是政府免费提供的,不成功也仅仅是损失自己一些劳力而以,闲着也是闲着;再说中央这么好的政策,政府又投入了这么多的人力、财力,怎么可能不指导并保证我们都栽种成功!
政府的各级官员,绝大多数是当然的社会精英。以他们的知识修养、智识层级以及更开阔的视野,怎么可能不知道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怎么可能不明了"一村一品"特色种植养殖更多是宣传的需要;怎么可能不清楚九死一生创业的艰难。但是,趋利避害的人性让他们放弃了清醒,而选择随波逐流式的糊涂,甘愿被潮流所裹胁……
在官本位思想的价值体系里,随时可以见到一些行为模式上的悖论。精准扶贫顶层设计的初衷一定是把贫困农民的利益放在关心的首位,每上一个层级的官员肯定也是要求下级官员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但是,在所有扶贫政策的实行过程中,下级官员几乎不避免地首先考量的是上级领导对某件事情的好恶评价——真是: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
对权力来源方向负责,是制度的必然,亦是人性本能的选择。
各级官员拥有的权利真正来自贫困农民的方向,兴许也是改变农村贫困的另一内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