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进行记忆法的训练,中文记忆的内容为《道德经》,采用的是先理解后通读的训练步骤。当然,初步记忆道德经这种极其晦涩难懂的语言,是容易让人崩溃的,但通过熟读的过程,对老子的基本思想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明白了老子的理论为什么不被各国君主所接受,单从其中对于军队的一些主张就注定了他的思想不会有人采纳。
老子对军队的主张
以下就列举《道德经》原文中的几处相关的内容:
1、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
有凶年。
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 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具体的注解就不在此赘述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百度,这些思想总而言之一句话:军队不是什么好东西,能不用就不用,打赢了也别高兴。即使以现代人几千年的历史眼光去看,你要是各国的诸侯君王,你会采纳吗?其实在这一点上老子和孔子的的主张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复礼”。
春秋之前的的战争,其实不是以砍死人为目的的,战争的礼仪性大于实用性。但到了春秋中后期,战争变成以砍死人为目的了。而就道德经原文而言,其所谓的“战争”应该就是以砍死人为目的战争了,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无为”,显然这种砍死人的战争严重违背了他的中心思想,反观他的对面,那些高高在上的君主面对的也是一场场砍死人的、灭国的战争,你让他“兵者乃不祥之器”,进而雪藏之,显然是自取灭亡的节奏。
为什么老子对战争、军事如此的厌恶,那也是相对比“老辈子的战争”发出的由衷的感慨。
“老辈子的战争”是啥样子的?
一语以蔽之:周朝贵族之间的礼仪战。
无论中外,贵族最初都是军事征服者。周朝取代商朝之后,给一群亲戚和近臣分封了领地,他们带着家人、亲兵来到封地进行军事殖民,就成为贵族。封地上的土著居民则是平民。 贵族们是征服者,觉得要把自己跟平民区分开,才能显出自己的高大上,所以他们都有特别强烈的等级、秩序意识。这种意识也延续到他们对待战争的态度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他们认为战争是个很高贵的事情,《左传》里有句话,叫做“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就是说只有祭祀和战争,才是国家的大事。这么高贵的事情,只有贵族才有资格参加,平民没资格。
第二,贵族打仗,比的是谁更符合“礼”的标准,这里所谓的“礼”是“礼仪”的“礼”,但它绝不仅仅是礼仪,而是代表着一整套秩序,能够给所有人都规定出上下尊卑的恰当位置。
换句话说,贵族们打仗是有规矩的,规矩就是按照“礼”来打,而战争的目的就是恢复“礼”的秩序;如果不依照“礼”来打,赢了也没面子,因为你更加破坏了秩序。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贵族们打仗比的不是谁能砍死更多的人,比的是谁的正步踢得更好。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大家都能把正步踢好,贵族就有了个贵族的样子。平民一看,觉得贵族确实有贵族范儿,也就会接受贵族制的等级结构。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这样一来,贵族间的战争,其礼仪性远远大于实用性。由于只有贵族能参战,战争的规模也不会太大,相对于后世,封建社会早期的战争就是几百个大小贵族踢着正步打群架。所以,这会儿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不大容易导致谁灭掉谁。
“现代的战争”是啥样子的?
战争从礼仪性走向实用性。规矩就用来被破坏的,“礼”这种规矩也一样,贵族们的这样一种战争的打法看上去很美好,但是有个前提,就是大家都认同“礼”这套规矩很重要。万一碰上个根本不懂这套规矩、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不踢正步而是直接抡刀砍人,那战争的打法就变了。
春秋时代的楚国,就是这么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国家。这倒不是因为楚国人耍无赖,而是因为它就不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本来就不大懂中原的那一套。楚国是个土生政权,崛起在今天的湖北、河南南部这一带,它的文化和中原有很大区别,也不大在乎中原的礼仪之类的东西,在当时的中原诸侯看来它就是个蛮夷之邦。
由以上可见,道德经中所言必然是“现代战争”,否则不会“大军过后,必有灾年”,人都杀光了,地都荒了,当然第二年会挨饿,他把这一切的根源归结与战争,尤其是“现代战争”,而主张的解决办法是大家都别豢养军队了,别打架,只要没人想打架,想砍人,那就没必要防守,这样世界就太平了,就可以无为而治了。这显然过于的理想化,就像你现在去劝说世界上各大有核国家,大家都销毁核武器吧,否则一旦爆发核战争,咱们地球就完蛋了,或许某些大国会听,也正在逐步的小贱核弹头数量,但其中必然会有类似楚国这样的某些小国,譬如我们的邻邦,他绝对不会放弃发展核武器的。因为这就像你劝一个几岁的孩子放下手中的枪,而去跟泰森打拳击比生死一样,他敢放下吗?
网友评论